首页>疾病百科> 胶质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临床浅谈

2009-12-03 www.taidao.org A +

  胶质母细胞瘤在神经上皮性肿瘤中占22.3%,有报道说占颅内肿瘤的10.2%,仅次于星形胶质细胞瘤而居第二位,主要发生于成人,尤其30~50岁多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约2~3:1.胶质母细胞瘤位于皮质下,呈浸润性生长,常侵犯几个脑叶,并侵犯深部结构,还可经胼胝体波及对侧大脑半球,发生部位以额叶最多见。其他依次为颞叶及顶叶,少数可见于枕叶、丘脑和基底节等。

  肿瘤位于后颅窝者较罕见。病人可因肿瘤出血而出现脑膜刺激症状,如头痛、呕吐、颈项强直,以及克氏征,布氏征阳性,患者癫痫的发生率较星形细胞瘤和少支胶质细胞瘤少见。

  胶质母细胞瘤为高度恶性的肿瘤,生长快,病程短,自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50%~60%在3个月内,70%~80%在半年以内。个别病例因肿瘤出血,可呈卒中样发病。偶然也有病程较长者,这可能肿瘤以较良性的类型开始,后来转变为胶质母细胞瘤。由于肿瘤生长迅速,并有广泛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几乎都有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及视力减退。约33%病人有癫痫发作。20%病人有精神症状,表现为淡漠、迟钝、智力减退或痴呆。肿瘤浸润破坏脑组织,局灶症状也明显,约有一半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偏侧感觉障碍、失语、偏盲等。儿童的胶质母细胞瘤常发生在脑干,早期表现为颅神经麻痹及对侧锥体束损害表现,后期因导水管阻塞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

  在检查上如脑脊液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脑血管性的肿瘤,生长快,病程短,自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50%~60%在3个月内,70%~80%在半年以内。个别病例因肿瘤出血,可呈卒中样发病。偶然也有病程较长者,这可能肿瘤以较良性的类型开始,后来转变为胶质母细胞瘤。由于肿瘤生长迅速,并有广泛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几乎都有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及视力减退。约33%病人有癫痫发作。20%病人有精神症状,表现为淡漠、造影、CT扫描及MRI均表现其特有的体征。

  临床主要通过CT、核磁共振(MRI)等检查确诊,CT扫描表现:肿瘤呈边界不清的混合密度病灶,其中多有瘤内出血所致高密度表现,但钙化者甚少,瘤内坏死及囊性变呈低密度影,而使得其形态呈多形性,病灶周围多数脑水肿较重。脑室常被压迫变小、变形或封闭,中线结构常向对侧移位。增强扫描出现非均匀的密度增强或环状增强,坏死区常位于肿瘤实质内,呈边界不整齐的低密度区。核磁共振(MRI)扫描表现:肿瘤在T1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与邻近脑组织不容易区分,占位效应十分明显。肿瘤在T2加权图像呈混杂信号,以高信号为主,散在性分布信号与等信号。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进行放射治疗,也可合并应用化学治疗或免疫治疗。因肿瘤恶性程度高,术后易复发。一般常在8个月之内,生存时间平均1年,个别可达2年。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