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6年7月第3卷第4期31论着下颈椎脱位小关节突交锁复位后前路稳定手术效果观察蒋成,蔚苊,蒋科(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四川南充637000)【摘要】目的探讨下颈椎小关节突交锁牵引复位后前路稳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下颈椎小关节突交锁患者29例先行牵引复位,然后再行前路椎间植骨融合固定.结果牵引复位成功26例,3例复位未成功者均伴有小关节骨折先行后路切开复位.本组病例前路手术后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脱落.结论下颈椎小关节交锁颅骨牵引,闭合复位安全可靠,颈前路植骨融合固定,骨愈合可靠,生物强度高,足以维持颈椎稳定性.【关键词】下颈椎脱位;关节突交锁;内固定;牵引【中图分类号】68【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2―6170(2006)04―0031―02-,,(,,637000,)【】0―,―?,?.―3,,,.―.【】―;;;我科2000年3月至2005年11月对31例下颈椎脱位伴小关节交锁的患者在臂光机透视下行颅骨牵引闭合复位,再行前路椎间融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6例,年龄18―63岁,中位年龄37岁.重物砸伤9例,高处坠落伤15例.车祸伤7例.经光片或重建证实为下颈椎小关节突交锁,其中单侧关节突交锁18例,双侧关节突交锁13例.损伤部位,42例,,57例,,617例,,75例,,12例.合并脊髓损伤28例,按标准评定;级14例,级6例,级5例,级3例.入院时间,伤后1小时至17天.2例入院后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1.2治疗方法1.2.1牵引复位患者仰卧位,局麻下安装颅骨牵引【作者简介】蒋成(1965.)男,四川南充人,副主任医师,学士,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弓,床头抬高15―20.,利用患者自身重量作为对抗牵引.根据颈椎损伤机理和类型,决定牵引轴线,屈曲型损伤先轻度屈曲牵引,再过伸牵引.过伸型损伤采用微屈曲牵引,损伤机理不明采用中立位牵引.牵引重量.用4―5,每向下一个节段增加2―2.5,最大重量可用到15―18.在臂机透视下观察复位情况,每隔半小时增加2.0―4.0,并密切观察患者四肢神经功能变化.复位后用2―4维持牵引.1.2.2手术方式牵引复位成功的患者,仰卧位,持续颅骨牵引,在颈丛麻醉下采用右侧颈前外方横切口,横断颈阔肌,作肌瓣下游离,下至锁骨上方,下至甲状腺上动脉分支水平,显露甲状腺前肌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间隙,将此间隙钝性分离,将肩胛舌骨肌结扎切断,向内牵拉食道气管,向外牵拉胸锁乳突肌及颈动脉鞘,显露椎前筋膜,插入条状剥离子,向上下轻轻分离即可显露脱位平面的椎间盘,用针头插入椎间盘内约0.5,然后用床旁机进行正确定位,切除脱位平面的椎间组织,保留上下椎体软骨终板,切取自体髂骨椎间植骨融合,自锁钢板内固定.牵引未成功者先行后路切开复位,再32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6年7月第3卷第4期经前路手术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疗效评价蔚芄,蒋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四川南充637000)论着【摘要】目的探讨经前方入路手术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本组25例,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2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36个月,平均18个月.射线片显示骶髂关节脱位复位满意,骨性融合.优5例,良17例,可3例.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骶髂关节脱位患者采用早期经前方入路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关键词】骶髂关节脱位;内固定【中图分类号】68【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2.6170(2006)04.0032.021,1(,,637000,)【】,―,-436(18),,【】;【作者简介】蔚芄(1963一)男,13)11德阳人,副教授,硕士,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我院1999年2月至2005年10月经前方人路对25例骶髂关节脱位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获得满意………?'_-1._.-'….?._¨._¨_..¨'¨.¨¨一'?.?"一..-…….'_.._-''..'…_¨_.¨¨??.'1,11行前路椎问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颈围制动6~8周.2结果29例牵引复位成功26例,其中3例复位前无神经功能损伤者,复位后感觉,肌力正常;14例不全瘫痪者,复位后瘫痪无加重;12例全瘫患者,复位后瘫痪平面无变化.3例复位未成功者均伴有小关节骨折,先行后路切开复位,再行前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全部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脱落.3讨论颈椎小关节突交锁通常是由屈曲牵张和屈曲旋转暴力所致,多数合并脊髓损伤.及早复位解除脊髓压迫,重建颈椎的即刻稳定性,是恢复神经功能最有效方法.颈椎小关节突交锁后给确切颅骨牵引,颈椎获得即刻稳定性,减少脊髓继发性损伤,而颈椎损伤的合并症大多由继发性损伤所致¨.同时颅骨牵引闭合复位较为安全可靠,可在短时间内使脱位的颈椎小关节突复位,尽快解除对脊髓的压迫,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争取获得良好的生物学稳定是治疗的主要目的.等报道单侧小关节脱位椎间盘损伤率达到40%以上.―等发现尽早手术减压复位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影响.前路手术具有独到的优势:①能直接清除损伤的椎间盘及游离到椎管内的髓核碎片;②允许短节段固定,一般只需作一个运动单元的固定;③采用椎间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可提供即刻的支持稳定和永久的生物学稳定.因此,颈前路植骨融合固定,骨愈合可靠,生物强度高,足以维持颈椎稳定,无论新鲜或陈旧性小关节脱位,都无须增加额外的后方内固定,既可以减少手术风险和创伤,又可以降低治疗费用.【参考文献】[1],.[].,1990,39:577389.『2],,,1.[].,1991,16(1):187一189.[3]-,,,1.[].,2004,4(5):506-512(收稿日期:2006-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