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健康生活>疾病专题>颈椎病专题>
什么叫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后纵韧带骨化,顾名思义,指后纵韧带内骨组织形成。可见于颈椎、胸椎和腰椎,其中以颈椎为多见。病因迄今未明。分析认为除了局部椎间盘变性,后纵韧带反复牵拉损伤变性骨化外,可能与全身性因素如遗传、代谢等有关。研究发现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侗偿病等患者后纵韧带骨化发生率较一般人高。骨化的后纵韧带增宽、增厚,使椎管变窄,压迫脊髓、神经根及脊髓血管引起脊髓不同程度的压迫性和缺血性损害,另外,由于脊髓硬膜与骨化的后纵韧带常发生粘连,颈部屈伸活动时产生牵拉、摩擦可能产生脊髓损伤。只有当骨化的后纵韧带生长到一定程度,引起脊髓、神经根的压迫,出现椎管狭窄症的表现时,才能称之为后纵韧带骨化症。若单有后纵韧带骨化,没有引起临床症状,则意义不大。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多见于中老年人,颈部症状轻微,可能有轻度酸痛不适和活动不便,而主要以四肢和躯干症状为主,有如同前述颈椎管狭窄症的表现。在x线颈椎侧位片上可见到颈椎椎体后缘,相当于后纵韧带的部位出现密度增高的骨化影,大小、形态、厚薄不一,以第2-5颈椎多见。CT、MRI检查更可以准确地了解后纵韧带骨化的形态、成熟度、位置、范围以及脊髓受压、脊髓本身病变的情况。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诊断并不难,要强调的是后纵韧带骨化的颈椎节段和非骨化的颈椎节段其稳定性差异显著,前者稳定不动,后者产生代偿性活动增加,退行性改变早而且严重。所以骨化区的颈椎节段产生颈椎管狭窄症,而非骨化区的颈椎节段发生颈椎病。因此在诊断时要明确引起病人症状的部位以及病变性质,以何者为主,还是两者兼而有之。这样才能对症治疗。
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治疗,同颈椎管狭窄症。早期症状比较轻,进行以保护和固定颈部为主的非手术治疗,严禁推拿和按摩。对于脊髓受压迫,症状继续加重的病人,宜早期解除压迫,手术以后路为主,对孤立型的后纵韧带钙化,也可行前路摘除减压术。
编辑信箱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