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颅咽管瘤

谁知道颅咽管瘤手术后的治疗?

2009-12-03 k.pcbaby.com.cn A +

回答(共1条)

颅内及椎管内肿瘤【概述】1.原发性肿瘤:起源于头颅、椎管内各种组织结构,如颅骨、脑膜、脑组织、颅神经、脑血管、脑垂体、松果体、脉络丛、颅内结缔组织、胚胎残余组织、脊膜、脊神经、脊髓、脊髓血管及脂肪组织等;胶质瘤最多、脑膜瘤次之,再次为垂体腺瘤、神经纤维瘤、脑血管畸形等。2.继发性肿瘤:转移瘤或侵入瘤等。【发病率】10~12/100000人口/年,仅次于胃、肺、子宫、乳腺、食道肿瘤,约占全身肿瘤2.5%。儿童期为7.5%。1.年龄: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成人多见。2.性别:一般发病与性别无多大差异,但松果体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血管网状细胞瘤、颅咽管瘤、转移瘤、神经鞘瘤和畸胎瘤等,男性稍高于女性(男:女=3.2:1),而脑膜瘤则以女性发病率占优势(女:男=1.2~1.5:1)。3.发病年龄与肿瘤的好发部位及其病理性质有一定关系:①儿童:小脑幕下中线部位,常见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颅咽管瘤及松果体瘤等;②成年:多发生于幕上,少数位于幕下,常见星形细胞瘤、脑膜瘤、垂体腺瘤及听神经瘤等;③老年:多位于大脑半球,以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脑膜瘤或转移瘤等居多。【分类】1.按生长部位分类:依肿瘤生长在颅内结构的不同部位而定,如额、顶、枕、颞叶,小脑、脑干、丘脑、鞍区、脑室内、小脑脑桥角区等。2.按病理学性质分:WHO(1995)类型各自的类别胶质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含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脉络丛乳头状瘤(癌)、松果体细胞瘤、混合性胶质细胞瘤脑膜瘤内皮细胞型、纤维型(纤维母细胞型)、混合型、砂粒型、血管瘤型、乳头型、间变性(恶性)脑膜瘤垂体腺瘤a.无分泌性腺瘤;b.分泌性腺瘤:生长激素、催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刺激素、滤泡刺激素、黑色素刺激素细胞腺瘤;c.垂体腺癌;d.垂体细胞瘤神经纤维瘤(含神经鞘瘤)听神经(鞘)瘤、三叉神经纤维瘤、舌咽神经瘤、副神经瘤等先天性肿瘤颅咽管瘤、畸胎瘤、皮样或上皮样囊肿、拉赛克裂囊肿、胶样囊肿等血管性肿瘤血管网状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转移瘤与侵入瘤a.来自肺、胃肠道、乳腺、泌尿生殖系等癌瘤的脑转移;b.由鼻咽癌、巨细胞瘤、脊索瘤、软骨瘤等向颅内侵入其他肿瘤浆细胞瘤、淋巴瘤、黑色素细胞瘤、肉瘤或不能分类的肿瘤等胶质细胞瘤,临床上仍延用克诺汉(Kernohan)四级分类法:Ⅰ级:肿瘤细胞大小、形态、染色均匀一致,分化良好,属于良性,但临床病理发展趋于向恶性发展;Ⅱ级:部分瘤细胞大小不一,偶见瘤细胞分裂相,属低级别恶性肿瘤;Ⅲ级与Ⅳ级:瘤细胞分化不良,大小及形态不一,深染,核分裂相多,并可见瘤巨细胞,属高级别恶性肿瘤。【病因】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清楚。1.先天因素: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始细胞或组织异位残留于颅腔内,在一定条件下又具备分化与增殖功能,可发展成为颅内先天性肿瘤。这类肿瘤生长缓慢,多属良性,常见有颅咽管瘤、脂肪瘤及胶样囊肿等。2.遗传因素:人体基因缺陷或突变可形成颅内肿瘤.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属神经系统肿瘤遗传最具典型的代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肿瘤,约半数病人有家族病史。视网膜母细胞瘤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传播,单发性病灶占3/4,具有体细胞的突变,约有12%~17%可传给子代;多灶性病变则有细胞的染色体改变,家庭中的其他子代成员很有可能易感,约50%~65%能传给子代。3.物理因素:(1)创伤:一般认为,创伤可引起脑、脑膜瘢痕组织间变而成为肿瘤。(2)射线:研究发现,放射区域的细胞突变是肿瘤形成的基础。此类肿瘤以恶性为多。4.化学因素:诱发的肿瘤可为胶质细胞瘤、脑膜瘤、肉瘤、垂体腺瘤和松果体瘤等。5.生物学因素:常见的致瘤病毒有腺病毒、肉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病毒、核糖核酸病毒、多瘤病毒及猴空泡病毒等。这些病毒可诱发脑膜瘤、松果体瘤、肉瘤、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和髓母细胞瘤等。病毒的致瘤机制是它们进入细胞后,在胞核内合成DNA时(即细胞的S期),迅速地依附并改变染色体的基因特性,使细胞增殖与分裂功能发生畸变而形成肿瘤。【临床表现】取决于脑

爱BB的妈咪[博士十级]爱BB的妈咪[博士十级]・到她家看看・她回答过的问题部落魅力:1级0/0快问智力:1级0/0广场活力:1级0/0回答采纳率达:24%(获得578朵)MonMar2313:24:29CST2009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