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疾病简介
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胃肠道慢性炎症,医学上称为原因不明的特发性肉芽肿性炎症。克罗恩病常见的部位是下段小肠(回肠)和临近右侧大肠(结肠),但它也可发生在从口腔至肛门整个消化道的任何部位。近几十年,不管是西方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克罗恩病的发生率都有上升趋势。男性与女性患病大致相等。发病年龄多为20~40岁。
二、成因 1.克罗恩病是消化系统疾病的谜,它不是某些确切原因引起的,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有些人患克罗恩病后,可以完全恢复,而多数病人却是终身患病,其间出现不规则的疾病发作,发作时病情可轻可重、可长可短。没有人清楚什么原因使其发作、为什么克罗恩病会时好时坏、哪些因素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只知道以下这些因素可能与其相关。
2.环境因素:不同地理位置的人发病的情况不同,其他种族的人移民到高发区,也会变得高发,这可能与环境因素有关,环境因素包括吸烟、发生于儿时的事件、感染、饮食因素等等。
3.遗传因素:因为白人比黑人和亚洲人发病要高(种族差异),而且大多数患者亲人有患病史(家族聚集性),所以像很多疾病一样,遗传因素成为该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4.免疫因素和感染因素:粘膜免疫系统异常是被经常提到的免疫方面的原因;同时没有确切的病原微生物与克罗恩病有恒定关系,正确的原因都尚待研究。
5.简言之,克罗恩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能是环境因素对容易感染的人群产生作用,使肠道炎症免疫反应过度亢进,导致最终炎症病变和组织破坏。
三、症状 克罗恩病的症状随不同的病人而不同,但它有四种常见类型: (1)由炎症引起的右下腹部疼痛和用手按压痛; (2)反复发作的急性肠道梗阻,引起腹痛、腹胀、腹部包块、便秘和呕吐; (3)炎症和慢性、部分的肠道梗阻,导致营养不良和由此引起的长期的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 (4)形成异常瘘道(炎症病变穿透肠壁全层)和充满脓液的小脓肿,常引起发热、腹部包块(包块疼痛)和明显的体重下降。 克罗恩病也可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肠穿孔、肠梗阻、急性大出血、癌变等。 除此之外,克罗恩病与身体其他部位的疾病有关,如胆石症、营养吸收不良和淀粉样变性。同时也可出现关节炎、巩膜炎、复发性口腔炎性口疮、双上肢和下肢炎性皮肤结节(结节性红斑)以及含有脓液的皮肤溃烂(坏疽性脓皮病)。在克罗恩病还未引起胃肠道症状时,病人仍可出现脊柱炎、盆腔关节炎(骶髂关节炎)、眼球内炎和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在儿童,胃肠道症状如腹痛、腹泻,常常不是克罗恩病的主要症状,甚至根本不出现这些症状。而主要症状可能是关节炎、发热、贫血或生长迟缓。
有些病人在患克罗恩病后,可以完全恢复。但是,多数病人常是终身患病,并且发病不规则。发作时病情可轻可重、可长可短。每次发作的病变一般仍在原来的病变部位,手术切除后病变可扩散到其他部位。
四、预防 1.预防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病因机制复杂且不明确,很多专家学者已经在研究基因、免疫等方面的预防相关问题,但是还未完全形成理论,所以只能说一旦出现了这个问题,早就医,早诊断,早治疗是非常最重要的。像其他胃肠道疾病一样注意饮食的合理和保暖。
五、治疗 出现疾病相关症状需要到医院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出现新情况需及时复诊。
一般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吃含食物纤维少、高营养的食物,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频繁发生腹痛、腹泻时,可服用解痉药物和止泻药;合并感染的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有情绪改变和精神症状时,可给予心理治疗和镇静剂。 药物治疗。主要有氨基水杨酸类药物,能控制大肠的炎症,适用于慢性期和轻、中度活动期病人。但对急性、严重发作者治疗效果较差;皮质类固醇,可减轻发热和腹泻,缓解腹痛和压痛,增进食欲和改善身体状况;免疫抑制剂,用于治疗顽固的克罗恩病,对瘘管的愈合效果很好,可减少激素的用量,但是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起作用,并且对急性期患者没有帮助;抗菌治疗,重度和炎症并发症的患者可进行抗生素治疗;促生态制剂,维持缓解治疗时,可以应用一组对人类有益的肠道共生菌,利用它们来恢复肠道的内环境;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生物治疗剂等。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无法根治此病,主要是针对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梗阻、穿孔、瘘管、大出血、癌症等,通过手术治疗来缓解症状。
六、注意事项 患者应食用质软、容易消化、少纤维素又富有营养、有足够热量的食物,以利于吸收,减轻对肠粘膜的刺激,供给足够的热量,维持机体代谢的需要,避免食用冷饮、水果、纤维素多的蔬菜,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避免饮用浓茶、咖啡、油腻、煎炸、易产气的食物,不要吃半乳和乳制品,并注意饮食卫生,养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 应转移注意力,改善心情,尽管疾病痛苦且无法治愈,也要克服抑郁等消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注意服用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在服用药物之前、过程中和出现不适的时候向就诊医生询问,得到医生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