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mpson和Epstein按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骨折的程度将髋关节后脱位分为5型
Thompson和Epstein(1951年)按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骨折的程度,将髋关节后脱位分
为5型。该分型缺少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颈骨折类型。
I型:单纯脱位或伴有髋臼后壁小骨折片。
Ⅱ型:股骨头脱位伴有髋臼后壁一大的骨折片。
Ⅲ型:股骨头脱位伴有髋臼后壁粉碎骨折。
Ⅳ型:股骨头脱位伴有髋臼后壁和髋臼顶骨折。
V型:股骨头脱位伴有股骨头骨折。Stewart(1954)将上述分型简化为四级:Ⅰ级为无髋臼骨折或仅有髋臼微小骨折;Ⅱ级为髋臼后缘骨折但复位后稳定;Ⅲ级为髋臼后缘骨折关节复位后不稳定;Ⅳ级为脱位伴股骨头或颈骨折。
毛宾尧将髋部骨折脱位分为髋关节脱位伴髋部关节内骨折和髋关节脱位伴髋部关节外骨折,前者又分为髋关节脱位伴股骨头骨折、股骨颈骨折及髋臼骨折三种 (二)髋关节前脱位分型
1.闭孔型此型多见,股骨头脱位于闭孔前,可分为3型。
I型:单纯脱位。
Ⅱ型:股骨头脱位伴有股骨头骨折。
Ⅲ型:股骨头脱位伴有髋臼骨折。
2.耻骨型此型较少见,股骨头脱位于前上方,达耻骨横支水平。亦可分为3型
I型:单纯脱位。
Ⅱ型:股骨头脱位伴有股骨头骨折。
Ⅲ型:股骨头脱位伴有髋臼骨折。
(三)Carnesale根据髋臼的分离和移位程度将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分为3型
I型:中央型脱位,但未影响髋臼的负重穹隆部。
Ⅱ型:中央型脱位伴骨折,影响负重的穹隆部。
Ⅲ型:髋臼有分离伴髋关节向后脱位。
(四)髋关节外侧脱位因临床上极少见,目前尚无成熟的分型。Pipkin(1975)将髋关节脱位伴股骨头、颈骨折分为四型:Ⅰ型为小于股骨头1/3的劈裂骨折,骨折线位于中心凹以下;股骨头骨折伴后脱位,骨折部位位于中央凹的远侧Ⅱ型为较大的骨折块,骨折线位于中心凹以上;股骨头骨折伴后脱位,骨折部位位于中央凹的近侧Ⅲ型为上述二型骨折的同时并股骨颈骨折;Ⅳ型为Ⅰ、Ⅱ型骨脱位并髋臼后缘骨折。
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有比较详细的Elchenholtz氏分型,Ⅰa型:髋臼骨折仅有轻度移位或无移位;Ⅰb型:为上型加髋下部的移位骨折;Ⅱa型:髋臼内壁骨折,股骨头明显突入盆腔;Ⅱb型:为Ⅱa型加髋下部的骨折;Ⅲ型:髋臼内壁严重骨折,股骨头完全突入盆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