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类|疾病查询|常见病索引|髋关节脱位【病例】:髋关节脱位【综述】:髋关节脱位是一种严重的损伤,是由于髋关节结构稳固,一旦发生脱位,外力必是相当强大,故脱位同时软组织损伤相当严重,且往往合并其他部位多发损伤或以后有股骨头坏死的可能。患者大多为活动力很强的青壮年。根据脱位后股骨头的位置分为前脱位、后脱位、中心性脱位三种,其中以后脱位最为常见。【表现】:1有髋关节屈曲、伤肢内收内旋或髋关节强度外展时遭受强大暴力的致伤史。2伤者多为青壮年。3局部肿痛,伤肢呈明显的内收内旋、屈曲缩短畸形,或伤肢呈明显外展外旋及屈曲畸形,髋关节活动功能丧失。4X线摄片检查可确诊,并可排除髋臼骨折。5本病应注意与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相鉴别。6髋关节后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较为多见。【类型】:1髋关节前脱位:局部肿痛,伤肢呈外展、外旋、屈曲畸形,较健肢稍长,髋前方可扪及股骨头。2髋关节后脱位:局部肿痛,弹性固定,伤肢呈屈曲、内收、内旋、短缩畸形,臀部常可扪及隆突的股骨头。3中心型脱位:局部轻度肿痛、压痛,股骨粗隆较平坦,髋关节活动功能丧失,伤肢稍短缩。【治疗】:1整复方法复位越早,疗效越好,复位需在有效麻醉下进行。1.1后脱位:固定骨盆,通过屈髋屈膝、拔伸牵引、回旋推挤方法复位。1.2前脱位:固定骨盆,通过屈膝内旋、拔伸牵引、推挤股骨头,使之复位。1.3中心性脱位:轻度脱位者,固定骨盆,通过牵引及向外扳拉方法整复;移位严重者采用侧向及纵向骨牵引复位方法。2固定方法复位后,用皮肤牵引固定,伤肢于轻度外展中立屈膝10°位3~4周后扶双拐下地活动,但在3个月内伤肢不能负重,以免缺血的股骨头因受压而塌陷。以后每隔3~6月摄髋关节X片复查,了解股骨头血运情况。3药物治疗3.1早期治疗治法: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例方:肢伤一方。外敷双柏散。3.2中期治疗治法:舒筋活血,和营止痛。例方:肢伤二方。3.3后期治疗治法:补肝肾,壮筋骨。例方:补肾壮筋汤。4练功疗法整复后即可在牵引制动下行股四头肌及踝关节锻练。解除固定后,可先在床上作屈髋、屈膝及内收、外展及内外旋锻炼,以后逐步作扶拐不负重锻炼。5其他疗法手术治疗:因关节囊或其他软组织嵌夹在髋臼内,或股骨头被破裂的关节囊裂口夹卡住,妨碍闭合复位者;并发股骨头、股骨颈、髋臼缘或粗隆间骨折,并有明显移位者;并发坐骨神经损伤而不易判断其损伤性质,闭合整复不成功者,适用手术治疗。[疗效标准]1治愈:局部无疼痛,髋关节功能基本恢复,X线片示髋关节关系恢复正常。2好转:髋关节活动功能受限,或伴行走见髋关节疼痛,X线片示髋关节关系正常。3未愈:脱位未复位,髋关节功能障碍。【预防】:-相关栏目:标准体重测安全期医院查询食物热量运动消耗营养美食药品查询血型知识-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