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耳聋及其防治
2004年12月10日00:00:00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部位的组织器官都进行着缓慢的老化过程,累及听觉器官出现听力减退者称为老年性耳聋。老年性耳聋没有统一的年龄界线,其发病年龄和进展速度因人而异,一般认为40岁以下者听力基本正常,40岁以上者高频听力随年龄而逐渐下降,50岁以后有的人开始自觉听力减退。老年性耳聋的发病率各家报告结果不一,据统计在60-70岁老龄人中可高达30%%-60%%,随着老年人在总人口结构中比例的增加而逐年增多。 老年性耳聋发病率的一般规律为:(1)城市高于农村;(2)从事工业者高于农业者;(3)男多于女;(4)心血管、糖尿病病人高于健康人;(5)嗜烟酒者发病率高。 老年性耳聋进展缓慢,不易察觉。双耳进行性听力减退多先从高频开始,如对鸟鸣、电话铃声等高频声响不敏感,并逐渐向低频扩展。有时为一侧性,随后成两侧或一侧较重,涉及语言频率后才引起听话不清。面对面交谈时,早期的耳聋患者经常打岔或要求对方重复,语言识别力差,即只闻其声,不解其意,打电话时经常要求对方提高音量。如出现了以上症状往往意味着出现了听力损失,应当及时就诊,检查一下自己的听力状况。 多数老年性耳聋病人还有一定程度的耳鸣,开始为间歇性,夜深人静时出现,以后逐渐加重,持续终日。耳鸣为高调性,有些为搏动性耳鸣,可能与合并的高血压、动脉硬化有关。 有些老年性耳聋病人可伴有眩晕,可能与前庭系统老化或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有关。 可提前、加速与影响老化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环境噪声、心脑血管病变、感染、耳毒性药物、代谢紊乱、饮食营养、生活条件、劳动强度、情绪及气候变化等。 老年性耳聋是表现在听力方面的衰老现象,符合新陈代谢规律,任何治疗均无法改变这一规律和趋势。但采取一些治疗措施,可以延缓这种衰老现象的发生,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对生活环境的兴趣。这些方面包括:①应用改善微循环药物②中药方面可服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及复方丹参片等③维生素类:维生素A、B1、B12、C、E等。④微量元素:补锌有助于患者耳鸣的减轻。 预防老年性耳聋可采用以下几个方面措施: (1)合理饮食。少食过甜、过咸及油腻食物,防止动脉硬化产生而致内耳缺血,导致听力减退。 (2)戒除吸烟、勿过量饮酒。因为烟酒对听神经都有损害作用,尤其是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使小血管痉挛,血液缓慢,粘度增加,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从而促发耳聋。 (3)避免噪音的损害。噪音会使本来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处于痉挛状态,使内耳供血减少,导致听力下降。因此,听音乐、看电视及戴耳机听音乐不宜把音量放得过大。 (4)慎用耳毒性药物。耳毒性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司匹林、奎宁等。 (6)保持良好的心境,多参加锻炼。过度的疲劳和精神紧张、恼怒、动肝火等都会引起内耳缺血,影响听力。平时多参加力所能及的锻炼,如郊游、散步、打太极拳等,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强内耳血液供应,延缓器官衰老。萧山区中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冯连铭联系电话:82732288-2026(耳鼻咽喉科门诊)83107213(小灵通) 82704613(宅)门诊时间:每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