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生活周刊・老年天地2009.8.10星期一老年性耳聋的预防与治疗□山东省立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董勇
经常听一些老年朋友说自己耳朵不灵了,或者感到耳鸣。据调查,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30%~50%有耳鸣、耳聋,65岁以后耳鸣、耳聋者约占72%。而患有心血管病、糖尿病的老人耳鸣、耳聋的比例高于健康人群。人到40岁后机体各种器官均出现老化,特别在感官上,以耳聋、眼花表现最为突出。老化程度可因人而异,有的50岁即呈现严重耳聋,有的80岁以上听力很好。老年耳聋既是生理性的,也是病理性的,受内在机体和外在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
老年性耳聋,要以预防为主
耳鸣、耳聋与人体衰老有关,但是如果我们借助合理的饮食调理,也可收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如多补充些含锌丰富的食物。科学证明,1/3的老年人中耳鸣、耳聋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锌。锌与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与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代谢等都有密切关系。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人其血液和心肌中锌含量都减少。如果孕妇缺锌,胎儿就可能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先天畸形。成人每天摄入15毫克的锌即可维持平衡。所以老年人耳鸣、耳聋者要适当增加锌。含锌最多的食物有海产品(如牡蛎、鱼)和动物的肝脏、粗粮、豆类、坚果、蛋等。当然,在摄取这些食物时,一定不要忘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人如果缺铁,就会使红细胞变硬,运输氧的能力降低,耳部养分供给不足,可使听觉细胞功能受损,导致听力下降。老年人适当补铁,就可能有效预防和减轻老年人耳鸣、耳聋。我国45岁以上的人群不分男女,每天铁的摄入量不应少于12毫克。我们常用食品中紫菜含铁量较多,每百克紫菜含46.8毫克铁,虾皮16.5毫克、海蜇皮17.6毫克、黑芝麻26.3毫克、黄花菜12.6毫克、黑木耳11.9毫克、苋菜10.5毫克,香菜、木耳菜含铁量仅次于苋菜。
1.合理饮食。少食过甜、过咸的食物,防止动脉硬化产生内耳缺血,导致听力减退。
2.戒烟、少量饮酒。因为烟酒对听神经都有毒害作用,尤其是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使小血管痉挛、血液缓慢,粘度增加,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从而促发耳聋。
3.避免噪声。噪声会使本来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处于痉挛状态,使内耳供血量减少,导致听力下降。因此,听音乐、看电视及戴耳机听音乐时不宜把音量放得过大,一般放在85分贝左右即可。
4.常按摩,忌挖掏。挖耳是个不良习惯,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甚至可能弄坏鼓膜,耳道奇痒时,可用小棉签蘸少许甘油或酒精轻擦耳道。坚持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和听会穴可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
5.保持良好的心境并适当锻炼。过度的疲劳和精神紧张,都会引起内耳缺血,影响听力,如恼怒、动肝火等。平时多参加力所能及的锻炼,如郊游、散步、打太极拳,可促使全身血液循环,加强内耳血液供应,延缓器官衰老。
6.一旦患病,特别是耳科疾病(如中耳炎)、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麻疹、腮腺炎)、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一定要积极治疗。发现耳聋后应积极求医,在证明治疗无效后及时验配助听器也是缓解耳聋进程的预防性措施。
老年性耳聋,辨证施治很重要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人的肾精充足,则听力正常;肾精不足,则听力下降。在临床上,治疗老年性耳聋应以补肾益精为主。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一般可将老年性耳聋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进行治疗:
1.肝肾阴虚型:患者主要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耳聋,且伴有头晕目眩、失眠健忘、急躁易怒、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腰膝酸软、便秘、舌红苔少、脉细数等。在治疗上应以滋补肝肾、育阴潜阳为主,可服杞菊地黄汤。该方是:枸杞子15克,菊花、生地、熟地、山药、枣皮、茯苓、泽泻、丹皮、知母、贝母、麦冬各10克,石斛20克。如不用该方药治疗,也可选用中成药杞菊地黄口服液、精乌冲剂、首乌片、鱼鳔丸等进行治疗。若使用杞菊地黄口服液,每次服1支,每日服3次;若使用精乌冲剂,每次冲服10克,每日冲服2次;若使用鱼鳔丸,每次服9克,每日服2次;若使用首乌片,每次服4片,每日服3次。
2.心脾两虚型:此种类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耳聋,且伴有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肢倦、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脉细弱等。在治疗上应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为主,可服参苓白术散。该方为: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桔梗、山药、苡仁、莲米、扁豆、砂仁(后下)、木香、枳壳各10克。如不用该方治疗,也可选用中成药归脾丸、安神补心片、复方阿胶浆等进行治疗。若使用归脾丸,每次服9克,每日服2次;若使用安神补心片,每次服5片,每日服2次;若使用复方阿胶浆,每次服1支,每日服3次。
3.气血亏虚型:此种类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耳聋,且伴有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头晕、心悸、耳鸣、夜寐不宁、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等。在治疗上应以益气摄血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