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耳聋影响生活质量马晨 发布时间:2005-08-0108:18 来源:老人天地 多年来人们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老年人耳聋是衰老的必然现象,不用治疗。这其实是错误的。生活中不难发现,有的年富力强的人即可有耳背,而80岁的老人仍具有灵敏的听觉。因此,耳聋对老年人来说并非是的必然结果,换句话说,注意保养,可延缓老年性耳聋的发生。耳聋常常从耳鸣开始 老年性耳聋是指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高频听力随之逐渐下降,以至于全频听力下降的耳聋,严重者可造成交往障碍。那么,从多大岁数开始,听力会逐渐下降呢?专家指出,正常情况下是50多岁,当然人与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耳聋大致可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老年人听力下降,主要表现为神经性耳聋。 老年性耳聋是逐渐发生的,耳朵听觉灵敏度降低,其实归根结底是因为神经细胞的减少,成年后每年都会减少一定数量的神经细胞。临床中诊断为老年性耳聋者,感觉神经细胞甚至已经减少至青年时期的1/10。老年性耳聋刚开始出现症状的时候可能不是耳聋,而是比耳聋更难受的耳鸣,整天感觉“呜呜”的响声缠绕在耳朵边。 对于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的老年人,会较快出现听力问题,所以治疗原发病已经远远不够,还要进行预防性用药,来改善血液循环。因为耳朵的血管有一个特点,它不像其他血管都有很多分支,耳朵血管是终末血管,耳聋、耳鸣及眩晕就会发生。如果这根血管痉挛、堵塞,就没有其他的血管能够立即供血。老年性耳聋不可小视 看电视、听广播音量过大容易造成邻里矛盾;在街上听不到汽车的声音,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因此对老年人来说,耳聋会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久而久之,由于耳聋,这些老年人就不愿与人交往,使得他们的性格变得急躁、孤僻,甚至身心健康受到一定影响,还可成为发生老年痴呆症的诱因之一。预防性治疗至关重要 成年人无论什么时候出现耳鸣,就说明耳朵可能存在问题。只要出现耳鸣,可以做一个听力学检查,尽早发现和治疗。因为听力范围很广,高频的听力下降,自己不一定能感觉到。
对于患有糖尿病、冠心病等的老年人,治疗原发病远远不够,还应做预防性的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疾病的老人原本血管弹性变差,内耳血运极易发生障碍而引起突发耳聋。所以,出现耳鸣、耳背都应找专科医生进行诊治,必要时可使用改善血液循环、营养神经的药物。如果出现突发耳聋、血管痉挛,及时治疗后,症状就可能会缓解,而如果耽误治疗时间,耳朵的终末血管出现栓塞,就难处理了。(责编: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