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镰状细胞病

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

2009-12-02 www.cdlvi.cn A +

镰状细胞病(sicklecelldisease)(血红蛋白病)或镰形细胞血红蛋白病,属遗传性血红蛋白S病,又称镰形细胞贫血(sickleanemia)或地中海贫血。为1949年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第一个分子病,其分子病理是β基因发生单一碱基突变,其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S(HbS),包括杂合子状态(镰形细胞特征)、纯合子状态(镰壮细胞贫血)以及HbS和其他异常血红蛋白的双重杂合子如HbSC病、HbSD病和HbS-海洋性贫血等。在脱氧状态下,HbS的溶解度为脱氧HbA的1/40,而诱致HbS的构形改变,使含有异常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僵硬变形,成为镰刀状。扭曲的红细胞使血黏度显著增高,堵塞小血管,阻碍血流,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反复的镰变与复原,使红细胞变为球形细胞,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被滞留、破坏,造成血管外和血管内溶血。【临床特征】为溶血性贫血,反复发作疼痛、发热、器官损害,该病多见于非洲、美洲黑人,中东和印度。临床特征:溶血、急性腹痛、关节痛、手背足背肿痛、白细胞增多、黄疸、骨髓炎、败血症等。脾肿大、心脏扩大、大量溶血、血尿、阴茎异常勃起、骨梗死、股骨头或肱骨头坏死,造成严重关节炎,1/4病例可并发有神经症状,可致偏瘫。儿童多发生于2岁以内,为危险期,且多死于7岁前。【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溶解氧性,镰状细胞,骨髓中幼红细胞显著增生。【治疗】以对症支持疗法为主,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类固醇、氮介、叶酸。亦可采用小剂量普鲁卡因静脉滴注。对骨性急性疼痛患者,可用中药治疗。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