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老师:我是一名高中二年级的男生,长久以来,有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一直让我痛苦不堪,我没有勇气对身边的人说起,所以只有在信中向你倾诉,并向您求助。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喜欢收集女性的胸罩、内裤,每次路过别人的晾衣绳,看到上面挂着的女性内衣时,我总有一种把它偷走的冲动。甚至有时我冒着被抓到的风险去偷一些女同学晒在外面的内衣内裤。我知道这样很丢人,但是我无法控制自己,有时甚至想到自杀,所以我非常痛苦,希望您能尽快告诉我该怎么办? 忧郁的小丁小丁同学:你好,接到你的信后,我的心里感到很沉重,觉得很有必要给你提供帮助。根据你在来信中的叙述,我们有理由相信,你可能患了一种叫恋物癖的心理障碍,不过,你在来信中并未提到你的“病因”,为此,我们请教了连云港神州儿童潜能训练中心的心理医师殷敏主任,并请他作了进一步分析,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恋物癖是一种性心理障碍的精神疾病,是经常、反复地收集异性使用过的物品,并将此物作为性兴奋与满足的惟一手段。恋物癖产生的原因大致和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一种习惯的结果。患者最初的性兴奋出现时,往往与所恋物品有一定的联系,经过几次反复,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有的处于青春期的患者偶遇一次较深刻的印象也可造成心理上的阴影。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由于异性相互接触较少,这样便使他们将自身的性冲动向一些异性的象征物发泄,经过几次这样的反复,往往就形成一种习惯。三、性心理发育异常引起。患者往往都有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生殖器的忧患、害怕被阉割,从而把异性身体的某一部分或饰品作为性器官的潜意识,以缓解内心的不安。四、性知识缺乏、好奇和意识方面的某些问题也是形成恋物癖的原因。治疗恋物癖的方法主要是靠如下三种心理治疗方法:疏导疗法: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了解恋物癖产生的根源和形成的过程以及恋物癖的本质和特点,使其对自己的病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治疗的决心和信心,以达治疗的目的。认知疗法:让病人回忆患病的过程,医生指出其根源、分析其危害,使患者对自己的病因有所领悟。厌恶疗法:当患者产生了恋物的冲动时,便给其一个强性刺激,如拉弹橡皮圈去弹击患者手腕,使其感到疼痛,从而控制这种欲念,直至病态现象消失。当然,最重要的是你应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为此背上沉重的包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克服,相信你一定会走出恋物癖的阴影。木子《江南时报》(2003年06月25日第十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