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水肿是淋巴液回流障碍,使淋巴液在皮下组织积聚而引起纤维增生、脂肪硬化,后期肢体肿胀,而且皮肤增厚、粗糙、坚如象皮,故又称“象皮肿”。可发生于外生殖器、上肢,以下肢为最多见。
发病机理:
1.原发性淋巴水肿:淋巴管发育异常所致;存在三种类型:淋巴管成形不全、淋巴管发育不良、淋巴管增生。
2.继发性淋巴水肿:正常淋巴管因后天原因而阻塞。常见的是丝虫感染和链球菌感染。
3.癌肿施行放射治疗和淋巴清扫术后。
临床症状:下肢淋巴水肿主要表现为一侧肢体肿胀,开始于足踝部,后延及整个下肢。早期皮肤尚正常,晚期皮肤增厚、干燥、粗糙、色素沉着,出现疣或棘状物。淋巴水肿和程度可分为:
1.轻度:肢体水肿呈凹陷性,抬高肢体后可减退或消失,皮肤无纤维化样损害。
2.中度:水肿压之不再凹陷,抬高肢体水肿消退不明显,有中度纤维化。
3.重度:出现象皮肿样皮肤变化。
继发性淋巴水肿,常有复发性淋巴管炎和逐渐加重的淋巴水肿。淋巴管炎发作时,局部红肿、疼痛,淋巴肿大,有压痛,常伴有突发性寒战和高热。
诊断:1.早期病人需与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性水肿、动静脉瘘等鉴别。通过病史和表现,一般诊断较易。
2.晚期病人根据下肢淋巴水肿的典型象皮腿特征,诊断较易。
3.下肢肿胀原因不明者,可以通过辅助检查,如诊断性穿刺组织液分析、淋巴管造影和同位素淋巴管造影检查。
辅助检验:淋巴管造影检查,有助于区别原发性淋巴水肿或继发性淋巴水肿;
同时能确定淋巴管阻塞的部位。
诊断性穿刺组织液分析和同位素淋巴管造影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疾病。
治疗:
一、非手术疗法:穿用医用循序减压弹力袜、抬高患肢,限制水盐摄入、应用利尿剂、预防感染以及烘绑疗法。通过反复热灸刺激,使组织温度升高,代谢活动加强,能促进管的再生与淋巴回流的恢复。
二、手术疗法:目前应用的手术疗法有如下四种:
1.切除植皮术:原则是将膝关节以下整个小腿及足背的病变组织,包括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切除,然后取健肢或利用切下的病变皮肤,削薄后进行植皮。
2.皮瓣埋藏术。
3.带蒂大肉膜移植术。
4.淋巴管-静脉吻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