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流行性角结膜炎

阿昔洛韦全身和局部应用治疗顽固性流行性角结膜炎

2009-12-02 www.gzbaozhilin.com A +

阿昔洛韦全身和局部应用治疗顽固性流行性角结膜炎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2008年09月01日

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细菌性结膜炎、角膜炎已得到很好的控制。但对于病毒引起的顽固性流行性角结膜炎仍以病程长、病情重,可造成严重的角膜损伤令眼科大夫感到棘手。采用全身和局部应用阿昔洛韦治疗后,明显缩短了病程,减轻了症状,获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999年4月~2000年8月,治疗了36例曾使用其它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症状明显加重的顽固性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其中男27例,女9例,年龄16岁~4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7d~15d,诊断依病史和体征,如:眼部异物感、痒、怕光、疼痛、视物模糊、结膜充血水肿、滤泡和乳头增生,部分有伪膜形成。角膜表层弥漫性点状着色或融合成片状损害及上皮下片状浸润,角膜知觉减退。
1.2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给予局部滴0.1%阿昔洛韦眼药水6次/日~8次/日,同时给予静脉点滴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注射用阿昔洛韦500mg,每日1次。为防细菌感染同时点0、25氯霉素眼药水,每日4次涂红霉素眼膏每日1次。
1.3治疗标准治愈:眼部刺激症状消失,充血消退,角膜恢复透明,上皮染色不着色者。好转:结膜充血减轻,角膜上皮部分愈合,病灶明显缩小。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2结果
36例(患者全部为双眼)全部有效,其中33例治愈,治愈天数最短5d,最长15d,结膜充血消退,角膜恢复透明,不着色。3例好转,结膜充血基本消退,角膜上皮不着色,上皮下片状浸润明显缩小。
3讨论
流行性角结膜炎目前分离到的病原体全为Hsv一1,但尚不能完全排除HsV一2引起者之可能。HsV一1型是一种较大的DNA病毒,常引起人体多种器官、粘膜及皮肤的疱疹性炎症感染,是通过接触直接扩散而获得。阿昔洛韦是一种高效抗病毒药,能够选择性作用于HSV感染的细胞,竞争性抑制病毒DNA合成;阻碍病毒的生长、繁殖。其作用强于其它种抗病毒药如阿糖胞苷、阿糖腺苷等。阿昔洛韦对病毒具有特殊的亲和力,对正常细胞无毒性作用。故可全身和局部同时使用。全身应用阿昔洛韦对眼球组织有较强的穿透力,可以提高阿昔洛韦的抗病毒疗效。治疗本病以往曾使用其它抗病毒药,但疗程长、治愈率低。本组采用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病程、减轻症状、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Tags:阿昔洛韦流行性角结膜炎

上一篇:沃丽汀(卵磷脂络合碘)治疗眼底出血性疾病的疗效下一篇:肝素在角膜烧伤中的应用相关文章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