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什么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009-12-02 epaper.xplus.com A +

什么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三个临床类型:普通型、暴发型和慢性败血症型2008-03-2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侵犯脑膜,引起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流脑是一种细菌性传染病。脑膜炎双球菌分为A、B、C、D等13个血清群,在我国流行的菌群主要为A群,近年来B群有增多趋势。  流脑的传染源是带菌者和病人。病人从潜伏期末开始至发病10天内具有传染性。健康带菌者因为无临床症状,这部分人比病人约多10~20倍,不易被发现。脑膜炎双球菌存在于病人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经咳嗽、喷嚏、说话等由飞沫从空气中传播。由于病原菌在体外生活力极弱,通过日常用品间接传播的机会极少,但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喂乳、接吻等可能导致2岁以下婴儿染病。  人对流脑普遍易感,但小儿患病比较多见。  流脑一般可表现为三个临床类型,即普通型、暴发型和慢性败血症型。  普通型占病例的90%。患者有寒战、高热、头痛、身痛、呕吐、烦躁不安和表情呆滞等毒血症表现。婴幼儿(2岁以下)因颅骨缝及囟门未闭,脑膜炎症状常不典型。小儿患病常表现为高热、呕吐、眼睛发直、不吃奶、尖声哭叫,甚至惊厥。  暴发型多见于儿童,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患者可于24小时内死亡。  慢性败血症型罕见,患者多为成人,病情可迁延达数月之久,主要特征为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  对流脑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少带或不带小儿去公共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增加户外活动等。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邓旭平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