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流行性腮腺炎

关于流行性腮腺炎的问答

2009-12-02 www.cnr.cn A +

  

  流行性腮腺炎特征有哪些?

  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二季为高峰,呈流行或散发,在集体人群中常形成暴发流行。一岁以内发病较少,5~9岁最多,10一14岁下降,成人中也可发病。

  主要发病机理有哪些?

  腮腺炎病毒侵入口腔粘膜和鼻粘咽后,大量增殖进入血循环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经血流达腮腺和其他器官,并在其中增殖,然后再次进入血循环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在第二次病毒血症过程中被波及的器官可有先后,因此本病患者在全病程中腮腺始终不肿大,有的脑膜炎,睾丸炎可发生在腮腺肿胀之前。亦有人认为本病病毒对腮腺有特别亲和力,进入口腔后,可经腮腺管口直达腮腺,而后再侵入血液。

  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

  起病急、发热、畏寒、头痛、咽痛、全身不适,1--2月后腮腺开始肿痛,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少数体温达39一40℃,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有弹性或为轻度触痛,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红,表面发热但不化脓。全程10--14天,少数患者可合并脑炎,青春期患腮腺炎易并发睾丸炎和卵巢炎等。

  流行性腮腺炎诊断要点有哪些?

  1.流行季节,地区和接触史。

  2.临床特征腮腺非化脓性肿大的特征。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正常或稍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流行性腮腺炎应和哪种疾病相鉴别?

  1.化脓性腮腺炎:常为一侧,局部红肿疼痛明显,晚期有波动或挤压时有脓液自腮腺营流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2.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肿大不以耳垂为中心,边缘清楚,压痛明显,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流行性腮腺炎如何进行治疗?

  1.一般治疗:隔离患者,卧床休息,注意口腔清洁,流食或软食为宜。

  2.对症治疗:高热、头痛,呕吐,可予以对症治疗,抗菌素和磺胺可预防继发感染。

  3.外涂金黄膏散。

  流行性腮腺炎防治措施有哪些?

  1.加强疫情报告。

  2.注射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3.患儿的鼻咽分泌物和毛巾,食物要消毒煮沸。

  4.室内通风换气。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

  病因分型

  本病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从腮腺肿前3天至腮肿消失,均有传染性。发病年龄多为2-9岁,15岁以前儿童都有患病可能,偶有成年人患此病的报道。一次患病后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自诊要点腮腺以耳垂为中心迅速肿大,1-2日后另一侧腮腺也肿大,界限不清楚,表面皮肤不红,有压痛,吃东西和张口时疼痛加重。

  部分患儿有头痛、发热、乏力、食欲不好、呕吐、咽痛。这也是疾病初起的前驱症状,有些发病前无特殊感觉。

  腮肿一般在7-10天消退,发热和其他症状也随之消失。有些患儿可见颌下腺或舌下腺肿大。

  治疗建议

  如果不能确诊患儿得了流行性腮腺炎,可到医院诊治。由于此病是病毒性感染,并没有有效的对因治疗手段,因此家长也可以自己对症治疗:可以服用中成药:板蓝根冲剂,小儿化毒散出现高热、头痛及腮腺疼痛厉害时,可用小儿退热片或小儿复方阿司匹林片。

  注意事项起居调节对患儿要尽快隔离,并限制活动量,嘱其卧床休息。要多喝白开水。经常用淡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患病期间要吃流质及软食,如绿豆粥、绿豆汤或大米粥、菜粥等。避免酸性食物、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品。

  本病一般不用抗菌素,除非合并细菌感染。腮腺炎一般都能治愈,但本病易并发脑炎、睾丸炎。如发现小儿头痛剧烈,喷射性呕吐,睾丸疼痛等,可能是并发了脑炎、睾丸炎,应及时就诊治疗。应尽量避免孩子与病患儿接触。易感儿童可以服用板蓝根冲剂,1/2-1包/次,一日两次。


来源:上虞实验小学责编:张玲玲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