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

2009-12-02 www.sylu.edu.cn A +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腮腺肿胀、疼痛为特征。儿童可并发脑膜炎,成人可并发睾丸炎或卵巢炎。

1.流行病学(1)传染源

本病传染源为病人及或隐性感染者。患者的唾液、血液、尿液及脑脊液中均可含有病毒。自潜伏期末至腮腺肿大消退期间有传染性。

(2)传播途径E主要为唾液飞沫传播。(3)易感人群E人类对腮腺炎病毒普遍易感,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4)流行特征A腮腺炎全年均有发病,以冬春季节为高峰。大多数病例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成人亦偶有发生。

2.临床表现潜伏期平均为18天。起病较急,多数患者无前驱症状。腮腺逐渐肿大,体温可达390C以上。腮腺肿胀多为两侧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同时伴有周围组织水肿,以至脸部变形、局部皮肤紧张发亮、表面灼热并有触痛,但不化脓。因腮腺管发炎部分阻塞,张口、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腮腺的高度肿大一般持续约4-5天,以后逐渐减退,整个过程约1-2周。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一般预后良好,多于10日内恢复。由于腮腺炎病毒多侵犯成熟生殖腺体,所以成年腮腺炎患者,男性可并发睾丸炎,女性可并发附件炎,但很少引起不孕症,一般10天左右痊愈

3.治疗本病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处理。急性期应隔离病人,卧床休息,保持口腔清洁,多饮开水,避免酸性食物,高热及局部疼痛可给解热止痛药,局部冷湿敷。对一般患者还可用中药青黛散醋调外敷。也可用板兰根针剂2毫升,肌肉注射,每日1¡ª2次。

4.预防(1)控制传染源C隔离病人至临床症状消失。(2)切断传播途径E病室通风,被污染的用具须煮沸消毒或暴晒。(3)保护易感人群E主要是接种减毒活疫苗,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降低对腮腺炎病毒的易感性。对易感者还可用板蓝根冲剂或板蓝根15¡ª30克煎服,连服3―5日。

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

1、脑膜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一般于腮腺肿胀后一个星期内出现症状,出现高热、头痛、呕吐、抽风、谵言、颈强甚至昏迷等症状。

2、并发生殖腺体炎症。

男性并发睾丸炎比女性并发卵巢炎要多得多。约在腮腺肿胀后1周出现,发病多见单侧性,一般不影响将来结婚后生育。

3、并发胰腺炎。

大多数发生在腮腺肿后3―4日至1周,主要症状为高热、恶心、呕吐、急性上腹疼痛、腹胀、腹泻等。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