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季发病最多,主要侵犯5-15岁儿童。
大家知道,唾液腺共有3对,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腮腺。小儿得了腮腺炎后,面部就像打肿脸的胖子。因为腮腺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腮腺炎时肿大的腮腺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故腮腺炎在民间称为“大嘴巴”。腮腺炎是一种传染病,但是大多数人得了这种病,可以终生免疫。
腮腺炎病人是传染源,空气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大约8-30天的潜伏期后就会出现症状。腮腺炎大多起病较急,发烧可达38-40℃,有畏寒、头痛、咽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全身不适。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痛感,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但多不红,不化脓。一旦发现腮腺炎,患儿应立即隔离,卧床休息。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可入托或上学,以免传染给其他小儿。由于腮腺炎容易在托幼机构中流行,因此若发现患儿,应加强晨检工作,对可疑患儿有接触的小朋友,应观察21天,同时预防性口服板蓝根冲剂。一般连续3-5天。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还能侵犯其它腺体和脑膜,能引起许多严重并发症。主要是:
(一)脑膜脑炎为儿童期最常见的并发症,男性较女性多3-5倍。表现腮腺炎与脑炎同时发生。腮腺肿胀一周,突然高烧、头痛、呕吐、嗜睡、昏迷、脖子发硬等,可能是并发了脑膜炎。腮腺炎脑炎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脑膜脑炎不易鉴别,在疾病早期脑脊液中可分离出病毒。腮腺炎脑膜炎一般预后良好;脑炎则可能留有永久后遗症甚至死亡。有报道腮腺炎感染后引起大脑导水管阻塞和脑积水。
(二)睾丸炎是男孩最常见的合并症,最小年龄3岁,青春发育期后的男性发病率高达14%-35%。早期症状为发热、寒战、头痛、恶心、下腹疼痛,患者睾丸有明显疼痛、肿胀、触痛,邻近皮肤水肿、发红,30%-40%受累睾丸发生萎缩,13%患者生育力受损,但不育者少见。常伴有附睾炎,后者也可单独出现。
(三)卵巢炎女性患者大约有5%可并发卵巢炎,有发热、呕吐、下腹疼痛及压痛,但不影响日后生育功能。孕妇得了腮腺炎,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造成胎儿心脏畸形、死胎、流产。
(四)胰腺炎轻度或亚临床型胰腺炎较常见,如不伴有腮腺肿大可误诊为胃肠炎,表现为上腹疼痛及压痛,伴发热、寒战、呕吐和虚脱。血清淀粉酶活力增高有助于诊断,但此酶活力在无胰腺炎并发的腮腺炎病例亦可增高,故应同时测定血清脂肪酶以资鉴别。偶见腮腺炎后几周内出现糖尿病。
(五)其他心肌炎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心动过缓及疲乏,心电图显示ST段下降。肾炎常在腮腺炎后10-14天出现症状。此外尚可发生乳腺炎、甲状腺炎、关节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听力丧失、泪腺炎、视神经乳头炎、角膜炎等,一般在20天内恢复。少数患儿听力丧失为不可逆性。
患了腮腺炎应积极隔离治疗,要保持居住环境安静、室内空气清新、注意休息;合理饮食,吃软食或半流质饮食,禁吃酸、辣、甜味及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经常用盐开水漱口。治疗上可服用病毒灵,每次五片,每日2~3次,连服2-4日;中药板蓝根每日30克,水煎分两次服,连服2-3日,或普济消毒饮,口服;板蓝根注射液,每次2毫升肌肉注射,每日一次,也有一定疗效,局部可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患病小孩很难配合治疗,如用食疗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食疗处方:
1、蛇蜕3条,瘦猪肉100克,煮汤服,可加盐调服,不加油。
2、绿豆100克,煮至将熟时加入白菜心3个,再煮20分钟,取汁服用,每日1-2次。
3、牛务根30克,煎汁过滤后,用汁加粳米40克,煮粥食用。
4、蛇蜕6克,洗净切碎,加入生鸡蛋2个,炒食,每日1次。
5、绿豆160克,黄豆80克,红糖120克,入水共煮至烂熟,随意食。
6、紫草根10克,煎水,加红糖少许饮用。
特别提醒:为预防腮腺炎流行,病人应隔离至腮肿消失。另外,对病儿的用具、玩具、衣被均应进行消毒。在腮腺炎流行时,不带孩子到商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更不要到有患腮腺炎病人的家中串门。儿童接种腮腺炎疫苗可提高免疫力,在腮腺炎流行期间进行接种预防作用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