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颅咽管瘤;水钠代谢紊乱;护理
颅咽管瘤起源于垂体胚胎发生过程中残存的鳞形上皮细胞,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肿瘤,约占脑瘤总数的4%~6%[1]。水钠代谢紊乱是颅咽管瘤的突出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2]。我科自2003年12月~2005年10月共收治颅咽管瘤患者35例,入院后均行手术治疗,通过对这35例颅咽管瘤的患者进行严密的临床观察,及时发现水钠代谢紊乱并实施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
本组患者35例,均经颅行颅咽管瘤切除术,男16例,女19例,年龄14~55岁,平均33.9岁,术后并发尿崩27例(77.1%),尿量4000~10000ml/d,手术后当日或数日后出现,5~15天控制;血钠紊乱共28例(80.0%),其中单纯性低血钠16例(57.1%),单纯性高血钠5例(14.3%),交替性血钠异常7例(20.0%)。
2.1准确记录24h出入水量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常引起尿崩症。尿崩症时血浆渗透压常>295mOsm/L,尿渗透压<300mOsm/L,尿比重常<1.005,而每小时尿量>200ml。本组患者发生尿崩症时一般24h尿量在4000~8000ml,多者可达10000ml。术后常规记录24h出入水量,必要时可每小时进行一次总结,测量尿量要使用量杯准确计量,观察尿液的颜色,必要时测尿比重。当连续2h尿量>200ml/h时,在排除使用利尿剂的情况下,应汇报医师进行处理,并做好进一步进行血生化检测的准备。
2.2及时观察意识变化术后颅内血肿、电解质紊乱引起昏迷、体内激素水平低下是颅咽管瘤术后意识改变的主要原因。意识突然变化并伴血压升高、脉搏变慢、瞳孔不等大时,首先考虑颅内压的改变,提醒医师行CT检查;意识障碍为进行性并已有电解质改变,应立即留取血标本急查血生化;若血生化正常,患者有乏力等临床症状时,可能是激素补充不足或激素减量过快,造成激素水平低下;低钠血症者早期表现为疲乏、恶心、厌食等,晚期可出现反应迟钝等类似脑水肿的表现;高钠血症的患者早期就出现严重的口渴症状,晚期意识障碍,是预后不良的征象之一。
2.3定时抽取血生化标本术后遵医嘱按时抽取血生化标本,及时送检验科化验,及时取回化验报告。掌握检验结果的正常值,发现异常及时配合医生进行处理。
2.4维持水平衡,及时治疗尿崩症当患者尿量<200ml/h时,可先不做处理,密切观察。当尿量达350~450ml/h而血生化正常时,可以口服抗利尿剂。当尿量>450ml/h且血生化不正常时,应根据检验结果及时补液。补液时应遵循量出而入的原则,满足患者对水的需求,维持体液及电解质平衡,严格及时地按照医嘱补液。当出现体温过高或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呕吐、腹泻时,应及时进行水分的追加。一般尿崩症持续数天至2周可恢复,但也有少数可发展成永久性尿崩症。
2.5保持血钠平衡
2.5.1低钠血症钠为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阳离子,血钠<130mmol/L为低钠血症,临床上结合检验结果,实施具体的治疗计划。由于低钠血症的患者在短时间内静脉补充大量的盐类会影响肾功能,所以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静脉和口服相结合,以减轻对肾脏的损伤[3]。护士应根据检验结果进行饮食护理,鼓励患者多进食含盐量较高的食品,饮水时可加入适量食盐,浓度适宜,太高使患者难以下咽,太低又起不到补钠的作用。意识障碍不能自主进食时可通过鼻饲管进行补充。
2.5.2高钠血症当血钠超过145mmol/L时称为高钠血症,治疗常以口服白开水为主,同时静脉输注无钠液体。由于大量补液会增加心脏负荷,所以静脉补液及口服给水时要限制速度。
水钠代谢紊乱是颅咽管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我们通过对3
百度中搜索:颅咽管瘤切除术后水钠代谢紊乱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