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颅咽管瘤

颅咽管瘤

2009-12-02 www.runsky.com A +

颅咽管瘤 2003-8-2011:19:18
概述:

颅咽管瘤是指发生于颅咽管残余上皮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约占60%,占颅内肿瘤的5%―6%。为良性肿瘤,可见任何年龄,以儿童及青年多见,男女比例约为2:1。临床表现主要为颅内压增高征、双侧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内分泌功能障碍及下丘脑症状。手术治疗为首选,年龄越小,越易全切,并发症越少,故早诊早治是关键。

临床表现:

1.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及视神经萎缩。

2.发育迟缓,性功能障碍,女性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男性性欲减退、阳萎。

3.体温调节失常、多饮、多尿、消瘦、精神异常等。

4.向邻近生长者可有偏瘫、感觉减退等相应压迫症状、体征。

诊断依据:

1.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野缺损、视神经萎缩。

2.体温调节失常、尿崩、发育迟缓、性功能障碍。

3.内分泌学检查异常:血清GH、LH、FSH、ACTH均减低。

4.头颅X线摄片蝶鞍相示蝶鞍扩大或破坏,鞍内可有钙化斑。头颅电脑体层摄影见鞍内和/或鞍上低、等、高混杂密度病源。头颅磁共振成像呈多种不同信号强度,实质性者T1加权图像为等信号而T2加仅图像为高信号。

治疗原则:

1.外科手术:首选,彻底切除肿瘤解除压迫,挽救视力,颅高压明显而又双目失眠可作分流术。

2.放射治疗:单纯放疗疗效差,多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有时可采用穿刺抽囊液,注入放射性同位素治疗。

3.化学疗法:争先酶素直接注入肿瘤囊内,对囊性肿瘤可有较好疗效。

4.预防感染、对症及并发症治疗。

用药原则:

1.药物对肿瘤无直接作用。

2.纠正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以20%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为主要药,甚至可使用人血白蛋白。

3.注意电解质与体液平衡,术中补充失血。

4.有垂体功能低下者可行药物替代治疗,如甲状腺素片、强的松、垂体后叶素等。

5.术后酌情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可联合用药;使用神经营养药物促进脑细胞康复。

6.对症治疗,处理并发症。

7.尿崩严重者,可使用长效尿崩停。

辅助检查:

1.病史及体征怀疑本病者,内分泌检查(如PRL、GH、ACTH等)及头部电脑体层摄影或核磁共振成像首选,定位定性率高,可确诊,同时可t解侧脑室扩大的程度,对决定手术入路有帮助。

2.脑血管造影可t解肿瘤血供情况,必要时可选用。

3.治疗过程可能反复使用部分基本检查。

疗效评价:

1.治愈:肿瘤全切,视力好转或无变化,内分泌功能好转或稳定,颅内高压症状消失。

2.好转:肿瘤部分切除,症状稳定,颅内高压症状缓解,视力无变化。

3.未愈:肿瘤仅作活检,症状无改善。【相关论坛】【打印】【关闭窗口】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