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脉络膜黑色素瘤

脉络膜黑色素瘤

2009-12-02 bing.yaofangwang.com A +

脉络膜黑色素瘤

症状描述及临床表现:

脉络膜黑色素瘤是最常见的葡萄膜恶性肿瘤,也是成年人较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一、临床表现:早期肿瘤位于周边部者可无症状,位于后极部者则有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视物变形症状。晚期视力可严重下降至失明,且有并发症出现。眼底肿瘤形态分为结节型和弥漫型。结节型较常见,早期在脉络膜内生长,局部隆起呈青灰色,当突入玻璃体头大、颈狭、底宽,血管丰富。晚期因肿瘤坏死,瘤体或表面的血管破裂而导致视网膜或玻璃体内渗出或积血。弥漫型较少见,眼底表现为橘红色或稍暗的广泛性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其恶性程度较高,相对预后更差。二、分期及分级:根据临床过程为眼内期、青光眼期、眼外蔓延期、全身转移期。根据肿瘤的大小临床上有不同的分级。一般认为肿瘤高度<3mm或最大基底直径<10mm为小肿瘤;肿瘤高度>5mm或最大基底直径>15mm为大肿瘤;介于二者之间为中等大小肿瘤。三、诊断:应根据临床病史及眼底特征综合分析,以下检查有利于诊断:FFA造影早期局部表现为弱荧光,令又双循环及斑驳状荧光,造影后期表现弥漫荧光。ICGA造影全过程中出现肿物处出现遮蔽荧光,晚期可又较弱荧光或点状荧光。B超可探到实体肿物,低到中等内反射和脉络膜凹陷等具有特征性的声像表现。MRI由于黑色素顺磁作用形成其独特的MRI表现,T1W1显示较高信号,T2W1显示低信号,在相应的加权像上对比度明显。CT表现为边界清楚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半球肿块,增强扫描为中度强化。针吸活检用25号细针通过玻璃体或巩膜至肿瘤内吸取组织进行细胞学检查,可做病理诊断,但易引起扩散。四、鉴别诊断:主要应与脉络膜血管瘤相鉴别。相关治疗:手术治疗。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