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鉴别与病因 按部位的不同分,肠梗阻可分为小肠梗阻和结肠梗阻。因为结肠梗阻可能为闭袢性,治疗上胃肠减压效果多不满意,需尽早手术,故鉴别甚为重要。高位小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早而频繁,水、电解质与酸硷平衡失调严重,腹胀不明显;低位小肠梗阻,呕吐出现晚,一次呕吐量大,常有粪臭味,腹胀明显。结肠梗阻的特点是,腹痛常不显著,腹胀较早出现并位于腹周围,呕吐发生很迟,X线检查结肠内胀气明显,且在梗阻处突然中止,钡灌肠可见梗阻部位。
肠梗阻的临床症状 肠梗阻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呕吐、腹胀,无大便和无肛门排气。这些症状的出现和梗阻发生的急缓、部位的高低、肠腔堵塞的程度有密切关系。(一)呕吐:呕吐在梗阻后很快即可发生,在早期为反射性的,呕吐物为食物或胃液。然后即进入一段静止期
毛石肠梗阻综合征十分罕见罕见。我国也有胃肠毛粪石报道。
【诊断】
1.有异嗜症,或有吞咽大量毛发,丝线等病史。
2.有幽门梗阻或高位小肠梗阻表现。
3.上腹部可触及肿块,应通过胃镜及X线检查,排除肿瘤并证实毛石存在。
【治疗措施】
本征需手术治疗,因毛石较长,一般取石常较困难,需多处切开,若有肠坏死时,应做肠切除。
【病因学】
毛石肠梗阻多有异嗜症或精神病而好咀嚼吞咽头发,丝线类物,这些长纤维的物质吞入胃内后,不能为机体所消化,而在胃蠕动的机械力作用下缠绕成团,形成毛石,随着胃内容物向小肠推进,毛石的尾端可经幽门进入空肠,因纤维样物质缠绕较紧,毛石难以继续向前推进时,而在胃和空肠上段逐渐增大,引起高位肠梗阻或幽门梗阻,毛石常压迫小肠壁的系膜侧,引起坏死甚至穿孔。偶尔,毛石尾端延续至回肠或大肠。
【临床表现】
毛石肠梗阻多为女性,以青少年为多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因毛石的活瓣作用,呕吐量一般不大,呕吐物中可含胆汁,但梗阻在幽门者,则不含胆汁,少数可伴有腹泻和消化道出血,体检在上腹部常可扪及肿块。若因胃肠壁坏死引起穿孔者可有弥漫性腹炎的症状和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