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http://health.dbw.cn 2009-06-1115:45:31旅游推荐・丽江--把酒醉歌的小资天堂・六月出游需警惕的14种旅游陷阱・大陆游客误拍台“军事禁区”被扣经历・禁止一日游能否挡住甲流・北京最适合相亲地介绍・二月女人的护肤重点・烹饪生食千万别用微波炉・女人要容忍男人n个想法・工作时吃些"绿色零食"・米饭和肉类咋不应同吃健康
推
荐
什么是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hemifacialspasm,HFS)又称面肌抽搐(面抽)、半侧颜面痉挛,一般指原发性或特发性者,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节律性抽搐、痉挛或强直性发作。抽搐多从一侧眼轮匝肌开始,逐步向下扩大,波及口轮匝肌和面部表情肌,严重者引起面部疼痛,影响视觉、言语和睡眠。
面肌痉挛的病因?
面肌痉挛病因尚不完全明确,目前公认的为面神经从脑干的发出部位由于受到椎-基底动脉系统异常走行血管的压迫而发生脱髓鞘病变,传入与传出神经纤维之间冲动发生短路、导致发生面部抽搐症状发生。另外,血管压迫造成面神经运动核兴奋性异常增高亦可能是面肌痉挛的一个病因。
面肌痉挛的临床表现?
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病人多数在中年以后发病,女性较多。病程初期多为一侧眼轮匝肌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逐渐缓慢扩展至一侧面部的其他面肌,口角肌肉的抽搐最多见。抽搐的程度轻重不等,为阵发性、快速、不规律的抽搐。初起抽搐较轻,持续仅几秒,以后逐渐持续至数分钟或更长,而间歇时间逐渐缩短,抽搐逐渐频繁加重。严重者呈强直性,致同侧眼不能睁开,口角向同侧歪斜,无法说话,安静时减轻,情绪紧张、疲劳
激动时加重,睡眠时消失。少数双侧面肌痉挛者往往是两侧先后起病,多一侧抽搐停止后,另一侧再发作,而且抽搐一侧轻另一侧轻重。少数病人于抽搐时伴有面部轻度疼痛,个别病例可伴有同侧头痛、耳鸣。神经系统检查除面部肌肉阵发性的抽搐外,无其他阳性体征。少数病人于病程晚期可伴有患侧面肌轻度瘫痪。
面肌痉挛的诊断?
1、面肌痉挛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典型病例表现为始于一侧眼轮匝肌的抽搐,逐步向下扩大,波及口轮匝肌和面部表情肌,痉挛的频率和程度进行性加重,持续时间延长;非典型病例约占10%,痉挛从一侧面部肌肉开始。2、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除外颅内肿瘤、畸形等继发病因。3、此外,还要除外面神经麻痹后的面肌抽搐、臆症性(功能性)眼睑痉挛、习惯性面部抽动、舞蹈病及手足徐动症、局限性癫痫的诊断。
面肌痉挛的治疗?
目前,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1.手术:主要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唯一可以治愈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2.药物:卡马西平、苯妥英纳等镇静安定类药物,对少数患者可减轻症状。疗效不佳。3.中医:中药、针灸等。4.肉毒素注射法:易复发,须反复注射。易出现面瘫、复视、吞咽困难等并发症。
为什么微血管减压术对面肌痉挛有效?
面神经是颅内十二对脑神经之一,它从脑干处的面神经核发出,经颅内走行后,发出多只分支,支配整个面肌的活动。
根据面肌痉挛的发病机制,在面神经在颅内走行过程中,面神经根受到椎-基底动脉系统异常走行血管的压迫,进而产生脱髓鞘病变,传入与传出神经纤维之间冲动发生短路、面神经运动核兴奋性异常增高而产生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手术的原理为在进入有面神经走行的桥小脑区,在显微镜下对面神经进行仔细的探查,寻找压迫面神经的“责任血管”。
仔细分离压迫面神经的血管,取Teflon棉片进行“隔离”
一旦责任血管于面神经分离,绝大多数患者面神经高兴奋性消失,面部肌肉抽搐消失,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
作者: 来源:东北网 编辑:曲慧【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