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患者张XX,男,29岁。6年前因“右侧额叶出血、脑室出血”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好转,后到南方医院诊断为“右顶枕部血管畸形”,予X刀治疗,治疗后恢复好,仅有左侧肢体少许乏力。近半年出现左侧肢体乏力加重,伴少许麻木感,半月前曾有突发左下肢乏力,跪倒在地,复查头颅MRI示右额顶动静脉畸形术后残余并慢性张力性血肿形成,无抽搐,无明显头痛、头晕。体查: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双瞳孔等圆等大,光反射灵敏,双眼无震颤,活动好,伸舌居中,鼻唇沟对称,余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颈软,无抵抗。左侧肢体肌力Ⅴ0-,肌张力正常,左侧膝反射稍亢进,左侧肢体感觉略差。2009-5-8外院头颅MRI:右侧额顶部囊性占位,约6.1cm*4.7cm*5.1cm大小。2009-05-05外院脑电图:轻-中度异常脑电图。入院诊断:1、右顶枕部慢性张力性血肿2、右顶枕部动静脉畸形X刀后。入院后予三大常规、生化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予各项术前准备后,于2009-05-25在手术室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右顶部开颅囊肿切除术,术中见右顶叶囊性肿物,约6cm*6cm*5cm大小,内含黄褐色囊液,略混浊,内见分隔。纵隔旁见约1cm*0.8cm大小暗红色肿物,予以切除。顶叶下方见部分脑组织呈淡红色,质软,考虑为放射性脑病变性,术后予脱水、抗感染、对症治疗,患者逐渐恢复,左侧肢体肌力正常,感觉恢复,病理示血管玻璃样变性。现予以出院。出院时一般情况好,无发热,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抽搐发作。精神食欲佳,大小便正常。体查: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四肢肌力、肌张力、感觉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医疗提示:据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刘承勇主任介绍,脑动静脉畸形是脑血管畸形中最多见的一种血管畸形,是一种可以治疗的好的疾病。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治疗动静脉畸形的方法之一,治疗后仍然出血的风险,但这种病人慢性出血,形成张力性血肿较少见,慢性张力性血肿应采用手术治疗。目前,对于动静脉畸形的主要治疗措施和预防脑血血的措施如下: 1、手术治疗:现多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病变血管团,单纯结扎供血动脉易复发,现已不主张采用。合并颅内血肿者须紧急手术,可能时同时切除病变。 2、血管内栓塞治疗:对病变深在,位于重要功能区或高血流病变,宜行栓塞治疗。常用栓塞剂有NBCA和丝线、线段或微粒,但单纯栓塞治疗只能治愈一小部分病变,可在部分栓塞后再行显微手术切除。 3、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即X刀或γ刀,无创伤,但价格昂贵,显效慢,适用于深部直径小于3cm病变或手术与栓塞后残余病变。4、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巨大型位于重要功能区、伴蛛网膜下腔出血而无血肿者,措施有:①避免诱发因素,如剧烈情绪波动,禁烟酒等。②预防与控制癫痫发作。③防止再出血。④对症治疗。详细见:南医神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