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回答:勤学好问
级别:新手
2009-2-280:46:06脑血吸虫病是血吸虫虫卵经肺静脉到左心,再由动脉血流带入脑内,主要沉积于皮层或皮层下区的末梢血管,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水肿坏死及炎性细胞反应形成肉芽肿。镜下可见不同时期的虫卵结节形成或胶质细胞增生。灶内见大量扩张的毛细血管,附近脑组织广泛水肿。
脑血吸虫病在CT和MRI影像上见病灶可单发和多发,可同时累及多叶或幕上幕下。平扫均表现为病灶位置表浅,于皮层或皮层下区。这是虫卵沉积于该处的末梢血管所致。病灶周围水肿明显,为细胞毒性水肿,呈“指套状”。但这些征象均无特异性,对定性诊断帮助不大。增强后所有病灶显著强化,由多个直径1mm-3mm小结节融合而成较大的一个或几个团块状病灶,呈“簇状’。此强化形式表明病灶呈多中心强化。这与病理切片见多个虫卵残体聚集现象一致,比较具有特征性,有较大的诊断价值。螺旋CT重复延迟薄层扫描更具特点:在90s前病灶无明显强化,增粗的脑回上可见明显的毛细血管强化,这是局部脑回充血水肿所致。2min-15min内病灶慢慢地逐渐地强化至峰值,并见多个强化的小结节逐渐融合成较大团块状。15min以后强化慢慢地消退,一般25min以后强化完全消退。因此笔者认为:虽然CT的这种延迟重复扫描出现典型的“慢进慢退”表现在颅内一般性炎症也较常见,但在血吸虫病高发地区应首先考虑诊断脑血吸虫病。
脑血吸虫病影像学上应与下列疾病鉴别诊断。
脑炎:CT表现为不规则的边界模糊的低密度区,或不均匀的混杂密度影。MRIT2WI显示该区域明显高信号,中心脑炎区为略低信号;增强后强化或为不规则斑点状或脑回样强化。此期鉴别困难,血清免疫学检查为阴性有助鉴别。
脑结核瘤:脑结核的结核瘤多位于基底池附近以及大脑额、顶、颞叶皮质和髓质区和小脑半球、蚓部。增强后常呈多发小结节状强化或环状强化,出现较典型的“靶征”。脑水肿明显,常伴基底池、脑表面脑膜的强
化,脑积水、脑梗死及脑血管炎。如果有肺结核可更进一步支持诊断。
脑转移瘤:有原发灶,环壁厚薄不均,有附壁结节,水肿范围广有利于转移瘤的诊断。
脑囊虫病:有较小的靶征.壁薄,光滑,其内见偏心头节,增强时环形强化,免疫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赞成[0]反对[0]评论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感谢您的精彩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