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狭窄是泌尿系统常见病,多见于男性,临床上常见有先天性尿道狭窄,如先天性尿道外口狭窄,尿道瓣膜,精阜肥大,尿道管腔先天狭窄等,炎症性尿道狭窄,常因尿道管腔感染,损伤所致,外伤性尿道狭窄多因损伤初期处理不当所致。
尿道狭窄可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病因有三类:
①先天性尿道狭窄,是由于尿道发育障碍所致的先天畸形,如先天性尿道外口狭窄、尿道瓣膜、精阜肥大,尿道管腔先天性缩窄等;
②炎症性尿道狭窄,是尿道炎症的后遗症,特异性尿道感染和非特异性尿道感染均可引起;
③外伤性尿道狭窄,多因尿道损伤严重或初期处理不当,瘢痕挛缩所造成,实际上是尿道外伤的后期并发症。
任何部位的尿道外伤,无论致伤原因或损伤程度如何,在外伤愈合过程中,均有产生瘢痕而发生尿道狭窄的可能性,但如损伤程度轻,早期处理得当,伤后无感染,则愈合后局部瘢痕组织少,不会影响排尿。反之,如果处理不当,即使是轻度损伤,也有可能发生尿道狭窄导致排尿排精困难。
尿道狭窄的临床表现
尿道狭窄可分为痉挛性和器质性;后者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型。
一、痉挛性尿道狭窄这是一种暂时现象,是由于尿道外括约肌的收缩所引起。诱发原因可为尿道炎、尿道结石,尿道内器械的应用或性欲异常等。痉挛性狭窄应用综合治疗,包括解除诱因、热水坐浴、镇静止痛剂和抗痉挛剂等。膀胱过度充盈时可用针灸治疗。必要时,用导尿术。
二、器质性狭窄在临床上较痉挛性多见
1.先天性狭窄常见于尿道外口有狭窄,常伴有包皮过长或包茎。尿道上裂或下裂的尿道外口也常较正常为狭窄。前尿道瓣膜常为间隔瓣膜而形成双腔前尿道畸形,而后尿道瓣膜常中央有一小孔,排尿滴沥。尿道腔狭窄多见于球部和膜部交界处和舟状窝的后端。
2.后天性狭窄按原因可分成创伤性狭窄和炎症性狭窄。创伤是产生尿道狭窄最常见的原因。常见于会阴骑跨伤,骨盆骨折致膜部尿道损伤和器械操作所引起的尿道腔内损伤。
尿道狭窄的症状可因其程度、范围和发展过程而有不同,主要的症状是排尿困难。初起排尿费力,排尿时间延长,尿液分叉。后逐渐尿线变细,射程变短甚至呈滴沥状。当逼尿肌收缩而不能克服尿道阻力时,残余尿增多甚至充溢性尿失禁或尿潴留。尿道狭窄时常伴慢性尿道炎。此时尿道外口常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多在早晨发现,尿道口被1、2滴分泌物所封闭,称为“晨滴”。狭窄近端之尿道扩张,易因尿液滞留并发感染而致反复尿路感染、尿道周围脓肿、尿道瘘、前列腺炎和附睾发。继而因梗阻而引起肾盂输尿管积水以及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最后导致肾功能减退甚至出现尿毒症。
尿道狭窄的诊断
尿道狭窄的诊断,应根据病史、体征、尿道器械检查和尿道膀胱造影术而确定。尿道器械的应用,不仅可证实狭窄,并可确定狭窄的部位、数目、程度和类型。通常用的器械有导管、丝状探条、尿道探杆等。尿道器械的探查必须在严格无菌和良好的麻醉下进行。
诊断依据:1.尿道外伤,感染史;2.排尿困难,尿潴留;3.尿道探子检查,可确定狭窄部位,程度;4.B型超声,明确尿道狭窄长度、程度及周围疤痕组织的厚度;5.尿道造影:确定部位、程度、长度。
1.慢性尿潴留或已有肾功能损害,先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2.试行尿道扩张(包括丝状探子尿道扩张)。3.腔内手术--尿道内切开术。4.开放手术:可选用尿道狭窄部及周围疤痕切除,尿道端端吻合术,阴囊正中皮管行尿道重建手术--狭窄段较长时,尿道成形术等。5.麻醉下尿道扩张扩通后或内切开后放置网状记忆合金支架管于狭窄部位扩张,以后不需尿扩。6.抗生素预防感染。7.全身支持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