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疱疮的临床表现可能还有很多人不太了解,脓疱疮主要是发生在儿童人群中的一阵传染性疾病。皮肤上发生各种脓疱,甚至大疱是脓疱疮的临床表现中最主要的特点。脓疱疮因其感染的病原菌不同,分为四种类型。本文就来对这四种脓疱疮的临床表现着重来讲解。
脓疱疮一般分为寻常性及大疱性。此外,尚有一些特殊类型。
(一)寻常性脓疱疮(impetigovu1garis)亦称接触传染性脓疱疮(impetigoconta-giosa),常为金葡菌感染或与溶血性链球菌混合感染。传染性强,常在托儿所、幼儿园中引起流行。寻常性脓疱疮的临床表现为:皮损好发于面部、头皮和四肢,面部以口周、鼻孔附近、耳廓为主,严重者可泛发全身。初发损害为红斑及水疱,迅速变为脓疱,粟粒至黄豆大小,疱壁薄,周围有红晕,初丰满紧张,以后可松弛,特别是呈半壶水状时,疮上半为清澈之液体,下半为浑浊之脓液,呈袋状坠积。疱破裂后露出糜烂面,干燥后上覆蜜黄或灰黄色痂。可因自我传播向周围蔓延,亦可融合成片,自觉瘙痒。单个脓胞于5~7日后可吸收,痂脱自愈。寻常性脓疱疮如不及时治疗,可迁延数日。重症者可伴发热,体温甚至高达39~40℃,可伴淋巴结或淋已管炎。严重者可并发败血症,由链球菌感染者还可并发急性肾炎。
(二)大疱性脓疱疮(1mpetigobullosa)主要由噬菌体II组71型金葡菌引起。多见于儿童。大疱性脓疱疮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为散在性大疱,直径1~10mm或更大,壁薄,周围红晕不显,破裂后形成大片糜烂,干燥后结痂呈清漆状,不易剥去。有时大疱中央自愈。脓疱边缘向四周扩展呈环状,或多个相互连成回状。好发于颜面、躯干及四肢,亦见于掌跖。
本型好发于新生儿,又称新生儿脓疱疮(impetigoneonatorum)。多发于出生后3个月内,传染性强,易在新生儿中流行。发病急骤,脓胞进展迅速,,很快累及全身。常伴39℃以上高热,患儿精神萎靡、呕吐、腹泻。如不及时救治,可因败血症或毒血症而危及生命。
另外,尚有两种特殊类型的脓疱疮,这两种脓疱疮的临床表现如下:
1.深脓疱疮(ecthyma)又称臁疮。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有时与金葡菌混合感染。本症多见于营养不良的儿童或老年人。深脓疱疮的临床表现是:好发于小腿与臀部。皮损初起为炎性水疱或脓疱,损害逐渐扩大向深部发展,中心坏死,表面形成黑色痂,如蛎壳状,痂脱后形成边缘陡峭的溃疡。自觉灼痛。损害数目多少不定。附近淋巴结肿大,约经2~4周结疤而愈。
2.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staphylococcalscaldedskinsyndrome,SSSS)是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II组71型金葡菌引起的婴儿急性表皮棘层坏死的严重型皮肤感染,亦称新生儿剥脱性皮炎及金葡菌性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taphy1ococccaltoxicepidermalnecro1ysis,TEN)。该类型脓疱疮的临床表现是常始发于患儿的口腔及眼周,红斑于1~2日内延及躯干及四肢。在大片红斑基础上出现松弛性大疱或大片表皮松解现象,轻轻摩擦即可致表皮脱落,呈鲜红糜烂面(Nikolsky征阳性),局部有疼痛。轻者1~2周皮损干燥结痂痊愈,重者可伴高热、呕吐、腹泻,或并发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脓疱疮的临床表现主要就是文中介绍的这些,从脓疱疮的临床表现中,大家应该比较清楚的认识了脓疱疮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当孩子皮肤上发生脓疱疮的症状后,一定要及时的用药治疗,否则脓疱疮的发病部位会逐渐的扩大,同时还会传染给其他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