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颧骨骨折

颧骨骨折的广泛切开暴露复位及坚,中国口腔行业网

2009-12-01 www.zgkq.net A +

颧骨骨折的广泛切开暴露复位及坚颧骨位于面部突出部位,是面部骨折的好发部位之一。近年来,随着各类交通事故的增多,其发生率也有明显的增加。颧骨骨折过去一直采用局部切口进行复位,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近年来,各种隐蔽切口进路广泛用于颌面部外伤的治疗,这些进路不但能满意地暴露所有骨折部位,而且,不会造成面部疤痕,同时,坚强内固定技术也广泛地被用于骨折后的固定。本文报告自1994~1998年,采用多个切口广泛暴露复位及坚强内固定方法治疗复杂的颧骨骨折32例。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人:  颧骨骨折病人共32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在20~61岁之间,平均36岁。术前均作华氏位和面部ct检查,根据zingg[1]的分类方法,有明显移位的b型骨折(四足骨折)25例,c型骨折(粉碎性骨折)7例,其中23例伴有颅面部其它骨髂的骨折。  1.2 手术时间:  在患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手术尽可能地早期施行,在受伤后1~40d之间,平均6.2d。  1.3 手术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鼻腔插管全麻下进行,骨折的暴露至少通过二个切口:半冠状切口和上颌前庭沟切口,有14例在此基础上作睑板切口。手术方法简叙如下:半冠状切口自发际后3cm顶部中线经耳屏前止于耳垂水平,翻起皮瓣,在颧弓上3cm处切开颞深筋膜浅层,在其深面分离暴露颧弓、颧额缝及眶外侧壁[2]。经睑板切口在睑板及结膜交界处切开,在眶隔前分离并暴露眶下缘及眶底,探查眶底是否有缺损[3]。上颌前庭沟切口在同侧上颌前庭沟作切口,切开粘膜至骨面,分离至颧颌缝。骨折暴露后进行复位,复位时要注意从多个角度检查对位的情况,然后采用小型钛板固定,至少在颧额缝和颧颌缝处分别置一块夹板,如骨折仍不稳定、有其它部位骨折或粉碎性骨折,则再根据情况增加钛板固定,本组病例中使用2块小型钛板19例,3块10例,4块3例。  手术后在冠状切口处置皮片引流,术后24~48h后拔除,面部加压包扎。  2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期愈合,患者的外形恢复满意,面部基本对称,张口受限有明显的改善,2例术后仍残留复视,1例因复合外伤面部骨折手术时间较晚(40d),另一例有眼外肌的损伤。  术后随访3月~4年,有2例因钛板部分外露而再次手术取出,均为颧颌缝处,无骨不愈或延迟愈合。暂时性面神经额支功能障碍1例,术后4月恢复,完全性额支损伤1例。无睑外翻、泪道阻塞等发生。  3 讨论  3.1 颧骨骨折的分类和手术指征  在国内大多数的教科书中,颧骨骨折多采用knight的分类方法[4],即根据骨折的移位情况分为6种类型,但是,这一分类方法对于临床的指导意义不大,近年来,zingg[1]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将颧骨骨折分为三大类:a型为颧骨的部分骨折,b型为整个颧骨体的单一骨折,也称四足骨折,c型为颧骨的粉碎性骨折。这一方法主要根据骨折的范围和程度,对临床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根据这一分类,a型和移位不明显的b型骨折可采用局部切口进行复位,而对c型和有移位的b型骨折则要予以切开复位和固定。  过去,颧骨骨折的手术指征主要有面部明显的不对称畸形、复视、张口受限。但是有许多作者发现,颧骨骨折后实际的移位程度往往较x线检查更为严重,而且,骨折的共有2条文章页次:1/2分页:9128:上一篇文章:颞下颌关节紊乱征的外科治疗下一篇文章: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