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上颌前突

前庭盾加口外高位牵引矫治上颌前突

2009-12-01 mouth.mz16.cn A +

摘要目的:探寻一种简单有效的矫治早期上颌前突的矫治器。方法:我们在前庭盾上加平导或斜导及口外牵引加以改良,对替牙早期儿童的上颌前突,上前牙唇倾间隙,开唇露齿的患者进行阻断性治疗。结果:临床使用15例疗效显著。结论:我们认为改良前庭盾对早期上颌前突畸形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矫治器和保持器。?关键词上颌前突前庭盾错?畸形??

上颌前突临床上归类为安氏Ⅱ类错?,表现为开唇露齿,上颌前突,下颌后缩。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其症状会逐渐加重,有部分患者最后需要外科手术矫治方能解决,但如在生长发育早期即给予阻断性矫治,将异常的发育趋势改变为正常发育,从而避免或减少日后矫治的难度。目前,早期上颌前突的矫治方法尚不多见,固定矫治器在替牙早期并不适宜,而一般活动矫治器常会影响颌骨发育。我们对前庭盾??[1]?加以改良后治疗了15例上颌前突病例,均获满意疗效。我们认为改良前庭盾对早期上颌前突患者的阻断性治疗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矫治器。?

1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4例,女11例,年龄7~9岁,平均7.5岁。临床表现为上颌前突或伴有下颌后缩,前牙深覆盖,深覆?,后牙中性?或远中?。上颌尖牙和双尖牙区牙弓缩窄,有时有散在间隙及下唇位于前突的上切牙之下,使下切牙立或内倾,出现拥挤??[2]?。前牙覆盖范围为8~15mm,覆?范围为Ⅱ°~Ⅲ°。平均疗程6.5个月。?

2矫治器的设计、制作及使用?2.1设计作者使用了改良前庭盾,即在前庭盾的基础上加上舌侧的斜面导板或平面导板,平面导板的作用是压低下颌前牙升高后牙。斜面导板能把下颌从远中?导致中性?关系。这与欣茨发明的OS/C型预成前庭盾相似[3]。但由于上颌前突、上前牙唇倾患者多见上唇短缩,唇肌无力。不能对矫治器产生正常压力。故在唇侧加上口外高位牵引装置,口外面弓的作用是增强及调节前庭盾作用的力量和方向。为对唇肌进行训练,矫治器唇侧加拉环。?

斜面导板的上腭面与上前牙的舌侧不接触,有利于上前牙的内收。下前牙咬于斜面导板上,同时使上下颌磨牙?面离开约4mm。这样使得下颌在前移的过程中,有抑制下前牙的垂直向生长,刺激后牙牙槽骨的垂直向生长,矫正深覆?,另外,斜面导板有脱离后牙牙齿锁结作用,有利于上颌骨接受向后的矫治力,去除下颌向前生长的障碍,同时也有利于扩大上牙弓。?

2.2制作(1)取印模:用藻酸盐弹性印模材料取全口印模。(2)确定咬合关系:下颌前移至后牙中性位,并使后牙脱空约4mm。(3)上?架。(4)在上前牙腭侧面及腭侧牙槽粘膜均匀铺蜡。先糊腭侧斜导(或平导)再上下模型对合,糊前庭盾。其远中至第一磨牙远中,上下至前庭沟底。(5)在其唇侧正中糊一拉圈以作平时肌肉训练,或糊一口外弓,以作口外牵引。?

2.3使用每天晚间戴用。一般每天戴用12小时,如能延长戴用时间则效果更佳。唇侧牵引圈可作为戴用时向唇侧牵张上唇来加强唇肌训练的作用。如上唇过短者戴前庭盾后向上翻卷的上下唇不能起到对前庭盾的压力时,应加戴口外牵引,一般使用高位牵引,每侧牵引力100~150g,开始时2周复诊一次,一个月后每月复诊一次。自戴上矫治器后上前牙即向内移动,发现内移速度减慢时在前庭盾内侧上前牙印记内添加约1mm厚塑料。逐渐使牙列及咬合达到正常位置后,结束矫治原矫治器去除导板保持6个月。?

3典型病例?何×,女,8岁,上牙外突,要求治疗。口腔检查:替牙初期,牙列式〖SX(〗6EDC21|12CDE66EDC21|12CDE6,开唇露齿,双后牙中性。上前牙唇倾,散在间隙,下前牙舌倾、拥挤,前牙深覆盖12mm,深覆?Ⅲ°,下前牙咬合于上前牙腭侧牙龈。戴前庭盾+平导二个月后加口外高位牵引,五个月时上前牙间隙已完全关闭,前牙覆?2mm,前牙覆盖5mm,下前牙舌向、拥挤情况自动调整、改善,双后牙保持中性,去除前庭盾舌侧之平导,晚上保持。在治疗前后均拍X线头影定位侧位片,测量结果见表1。?

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侧位片显示上中切牙NA角(1?NA)由原来的40.5度减少至33度,下中切牙NB角(1?NB)由原来的18度增加至24.5度,表示上前牙唇倾度大为减少,下前牙舌倾度及拥挤度也大为减少,使上下前牙趋于协调,使错?畸形明显改善,见照片1和照片2。另外,G?0?Gn角增大了3度,表明后牙牙槽骨有垂直向生长,下颌有向下后方旋转生长。?表1矫治前后X线头影侧位片与stain?测量法均值比较(度)项目正常值(标准差)矫治前矫治后

SNA82.3±3.58080SNB77.6±2.97676ANB4.7±1.444SND74.3±2.772.572.51?NA(mm)3.1±1.6971?NA22.4±5.240.533?*1?NB(mm)6.0±1.53.54.51?NB32.7±5.01824.5?*P?0?NB(mm)0.2±1.3101?1120.7±7.2118.5119Occ1?SN21.0±3.61819G?0Gn?SN35.8±3.63336?*注:*表示矫治前后改善较大?

4讨论?4.1前庭盾作为对替牙初期儿童的阻断性矫治器有其独特的优点,对其进行改良后使其兼具功能性矫治器及机械性矫治器的优点。?4.1.1替牙期上前牙唇倾常见患者上唇短缩,翻卷,使上前牙失去内外肌动力平衡而唇倾。一般前庭盾及以往改良型前庭盾均未考虑到患者唇形的情况,戴用前庭盾后,其短缩的上唇无法对矫治器施加压力,使前庭盾失去作用。我们加用后牵引时,使上前牙得到一个稳定的压力并且可调整牵引力的方向,向后上的高位牵引力可使上前牙压低并内收。临床观察疗效明显。?

4.1.2一般前庭盾是利用唇肌的力量对上前牙施加压力。如下前牙抵住上前牙舌侧时对上牙施加的内收力会使下颌出现后缩,我们加了平导后可压低下前牙,使上前牙顺利内收。更常见的情况是上前牙唇倾、前突而下颌又后缩。我们在平导上加用斜导后,前导的下颌在后缩复位时的反作用力转化成对上前牙的内收力,使下颌后缩得以纠正,压低下前牙内收上前牙。?

4.1.3替牙初期儿童,口内主要为乳牙,牙冠短小,支抗力弱。如用一般机械性矫治器内收恒前牙时,一则固位较困难,二则反作用力也易使支抗力较弱的乳牙移位,使?关系失调。该矫治器则无此虑。?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