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摘】目的探讨皮脂腺痣不同年龄阶段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及肿瘤发生率。方法收集126例皮脂腺痣患者,按年龄分成三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儿儿童期(〈10岁)10例,皮损单发,好发于头皮和面部,略高出皮面,表面光滑无毛发,病理为表皮轻度肥厚,真皮皮脂腺发育不全,并有少量幼稚毛囊;青春发育期(10~20岁)80例,76例单发,4例多发,皮损明显隆起,疣状,黄色,病理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呈乳头瘤样增生,真皮不同程度的皮脂腺增生,部分病例可见幼稚毛囊和/或异位大汗腺;成人期(〉20岁)36例,有3例多发,临床与病理表现同青春发育期。在总共126例患者中有幼稚毛囊者65例(51.59%),异位大汗腺36例(28.57%),有7例(5.56%)并发肿瘤,其中2例(1.59%)为基底细胞上皮瘤。结论①婴儿儿童期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形态与青春发育期及成人期不同。②皮脂腺痣并发肿瘤的概率为5.56%,远低于传统10%~40%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