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例外伤性脾破裂诊治我院于1996年2月至2004年9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缝12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例,皆为男性,年龄20岁~47岁。受伤原因为:①工作时撞击伤或跌伤;②斗殴致伤。有7例来院时已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其中2例已基本上测不到血压,另5例入院以后才逐渐出现失血性休克。2治疗2.1手术7例在输血、输液下,采用预置连续硬膜外麻醉导管,左上腹局麻下进腹,钳夹脾蒂及胃短动脉,5~10分钟后血压上升,再在连硬麻导管内注药,腹部麻醉效果满意后切除脾。2.2转院5例在输血和或输液、升压药物维持下,转送上级医院治疗。3结果7例手术患者,皆获救治,痊愈出院,回访健康状况良好。5例转院中,2例死于转送途中(船上),1例死于外院手术台上,2例获手术救治。4讨论脾脏血运丰富,组织脆弱,容易遭受外伤。脾破裂患者就诊当时,多数已出现失血性休克状态,病情紧急、凶险,如抢救不力,可于短时间内死亡。基层卫生院,各方面条件差,血源困难,面对脾破裂伤,抢救治疗有一定的难度由于无可靠的全麻条件及大量可供需求的血源,我们采用了预置连续硬膜外麻醉导管,左上腹局麻下快速进腹,钳夹脾蒂及胃短动脉。5~10分钟后,原先在输血、输液及升压药物作用下,老是升不上来的血压,一下子上升并大于80/50mmHg,在再连硬麻下,顺利切除脾脏。局麻下进腹,为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而且心、脑、肾等脏器的血液供应量,不至在休克+连硬麻状态下愈加匮乏,手术的成功率得以提高。本组手术中的1例为匕首致脾、膈肌及结肠左曲破裂伤,手术前已处于濒死状态,能够抢救过来,实属幸事。手术切除脾脏后,仔细检查胰尾、脾蒂和胃底部脾胃韧带裸面是否有损伤或出血,给以修补缝合。脾窝处闭式引流2~3天,尽可能消除膈下感染的根源。腹部闭合伤时,应随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及呼吸等基本生命体征。本组12例中,由于没有严密的观察,3例是入院后2个多小时后,当休克严重时才被诊为脾破裂伤,实不应该。应用B超和腹穿。B超准确性高,操作简单,易于重复对比,可发现脾包膜下出肿,注意到延迟性脾破裂伤[1]的可能。腹穿操作简单而实用,如穿刺阴性,可于观察期间,每隔10~30分钟,重复穿刺多次,以防早期出血较少或穿刺针尖被网膜所堵,得不出真实的阳性结果。有手术切脾条件的基层医院,对脾破裂患者,应尽量就地手术救治。本组3例死亡者,如不转院,给予手术治疗,结果可能会是另一种情况。参考文献1.刘筱衡,李彬.25例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治体会.实用外科杂志,1989;9(3):137
收藏该论文到书签
上一篇: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腹腔冲洗不放引流物的治疗体会下一篇: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轻瘫17例临床分析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