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市小型汽车号牌实行自编自选,一些车主不约而同热衷起了与数字“0”十分相似的“Q”的号牌。是想混淆视听逃避监控,还是“Q”如今比较时髦,抑或是图什么吉利?一位知情人告诉笔者:这些猜测都“不到位”。因为“Q”与阿拉伯数字“0”相似;所以“鲁P0Q×××”、“鲁P1Q×××”等号牌,乍看起来就很像“鲁P00×××”、“鲁P10×××”。这种号码靠前的号牌,不少人都认为是“要害部门”的;因而挂上之后显得“有背景”、“有派头”、“好办事”。
弄清个中就里之后,心里颇不是滋味:“官本位”思想,竟如此深刻地渗入某些人的骨髓,让他们的心理扭曲到这样的地步!――本是体现个性的自编号码,却如此煞风景地背离了初衷。细细想来,“官本位”思想,何止体现在“车牌号”这一个方面?从遍呼“官人”的宋代到逢人便称“领导”的当今;从官员们生前的待遇到死后的追悼规格;从企事业单位的“相当于××级”到孩子们在学校为争“一道杠”而挖空心思;从走亲访友时的排场攀比到同学聚会时的级别暗争……“官本位”思想简直是无孔不入。
这些人的“病态”,主要应该是中了封建官僚制度的余毒。在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制度下,官僚始终是人上人,权势大、俸禄高、外快多,光宗耀祖,好不风光。
当今政体下,“官员”成了由纳税人雇佣、专门管理公共事务的“人民公仆”,且公务员只不过是人们众多职业选择中的一种,但由于思想惯性使然,努力摈弃“官本位”思想仍显得十分必要:带着这样思想的人,会给“官本位”思想提供生长土壤、助纣为虐;在他们为个人或小团体谋私利、求虚荣、图风光而春风得意的同时,公共事务、公众权益、他人尊严等,必定会被践踏脚下、弃于不顾。
由一个字母“Q”引发这些议论,并非牵强附会、危言耸听,而是因为一些人自选汽车号牌时对“Q”的那种热衷,确实充分体现了“官本位”思想的根深蒂固和潜在威胁。真切期望当今社会,对高尚、才艺、奋斗、个性等的追求多起来。那样,“Q热”之类的怪现象,慢慢就会销声匿迹了。张和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