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别名:寻求命名综合征所属部位:头就诊科室:脑外科常见症状:昏迷其他症状 迁延性昏迷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脑干损伤或过久的脑缺血缺氧之后处于长期意识障碍对外界失去反应的状态的疾病。 迁延性昏迷的病因是什么?
类病人均属严重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脑干损伤或过久的脑缺血缺氧之后由于脑干网状结构中维持醒觉状态的上行激动系统受到损害,使外界的兴奋不能顺利地传入活化大脑皮层,或因皮层神经细胞发生广泛的不可逆的变性和坏死以致丧失大脑皮质的功能。
迁延性昏迷的临床表现有哪些以及如何确诊?这类病人多为重型脑损伤后持续昏迷不醒或因原发性脑干损伤过重;或有颅内出血,因脑疝造成继发性脑干损害;或属持续颅内高压引起严重脑缺血、缺氧;甚或发生呼吸心跳骤停而行复苏。经大力抢救之后,虽然病情渐趋稳定颅内压亦恢复正常,但意识却处于长期昏迷状态,至少持续3个月以上临床所见多在伤后最初的1~2月呈深昏迷,对强痛刺激仅有肢体伸直反应,其后1~2月于痛刺激时逐渐出现睁眼动作。继而可有本能的自发睁眼,或有温无目的地眼球游动但不能遵嘱活动,对语言毫无反应。与此同时原有的去大脑强直随之消失,逐渐对痛刺激有缓慢的肢体回缩反应,且肌张力仍较强并常有强握、吸吮、磨牙和咀嚼等动作出现病人终日处于似睡非睡的状态,有明显的醒觉和睡眠节律,对外界环境莫不关心似乎有生疏或不理解感,有时眼球可以追随人或物的移动,但缺乏有目的的动作不能自动调整不适的卧姿,也不主动索食。检查时瞠目不语四肢肌张力较高,双上肢多呈屈曲状态,紧抱在胸前被动强伸时可有痛苦表情,偶然呻吟,双下肢内旋内收,置于伸立或屈位,双足跖屈浅反射检查腹壁反射消失,但往往提睾反射尚存。角膜反射瞳孔光反应、吞咽及咳嗽反射均存在。
迁延性昏迷需要进行哪些相关检查?这类病人的脑电图检查常为重度异常可以呈弥漫性的高慢波活动,或呈低波幅8~9Hzα样波,以前额和中心区为显对声、光、疼痛被动睁眼等刺激均无反应,又称α波昏迷;CT和MRI检查早期可见整个大脑半球、基底节及小脑白质区的广泛低密度或高信号改变深部白质较明显,并沿脑回的白质伸延。有时在中脑和脑桥内显示出血软化灶,但延髓往往完好。最后随着脑萎缩的发展脑沟和脑池加宽,脑室系统亦有所扩大。
与迁延性昏迷相类似症状的疾病应该如何区别?1.外伤后脑积水:因重型脑损伤后并发脑积水的病人常有持续昏迷的表现,虽然治疗后伤情已经稳定,便意识恢复不理想甚至有加重的趋势,轻易误为植物状态。所不同者脑外伤后脑积水均伴有显著的颅内压增高,经脑室穿刺引流后,病情迅即好转CT扫描可见脑室扩大但脑沟及脑池不增宽,且脑室四周有间质性水肿带,可资区别
2.闭锁综合征(Locked-inSyndrome):系因头颈部损伤累及脑干或椎基底动脉而致又称假昏迷或桥脑腹侧部综合征。虽然不都是外伤所致,但遇此情况时轻易误为植物状态因外伤所致闭锁综合征尚有恢复的希望,故应及时鉴别,积极治疗此症的特点是缄默不语、四肢瘫痪、意识清楚且能通过眼睛的活动与人沟通用睁眼、闭眼表达意思。而属于植物状态的病人则无意识不能与人沟通更不能遵嘱睁眼、闭眼。有时在外伤后急性期假如病人因脑干损伤仍处于昏迷状态时,二者较难区别;不过,不病情逐渐好转时其恢复过程总是意识在先,即意识虽已恢复但不能运动,丧失张口吞咽及哭笑活动,呈缄默不语、四肢软瘫的状态
3.脑死亡(BrainDeath);严重脑损伤导致中枢性衰竭的病人呼吸已经停止,但依靠人工呼吸器还可以继续维持患者心跳达数小时乃至数日之久,个别报告最长维持至74天这种情况下,病人对外界一切刺激均无反应,自主呼吸停止肌肉松弛,体温下降,脑干反射消失接着出现循环衰竭的征象。偶然因脊髓于脱离大脑管辖之后,仍能表现出肢体伸张反射这并不代表中枢神经功能还存在,实际上脑已死亡且心脏跳动也已脱离了中枢的支配。或间有病人伤情虽极重笃但经积极抢救脑组织尚未达死亡程度而得以存活下来,可是由于严重的广泛脑损害而终成植物状态。通常脑死亡的确定必须包括以下4点: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后至少连续观察6小时;无自主呼吸和运动1小时以上;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光反应及角膜反射消失;脑电图描记4分钟以上增益5μV/mm以上,呈平波脑电图。当然在非凡情况下,尚可采用脑血管造影、同位素脑血管造影CT强化扫描及经颅多普勒脑血管扫描等方法,来验证脑血循环是否中断。确定脑死亡的最低观察时限尚无统一标准一般在呼吸停止后人工呼吸维持12小时以上时开始检测是否脑死亡,确诊时需要作先后两次临床检查,中间相隔6或12小时
迁延性昏迷的常规治疗方案有哪些?对迁延性昏迷主要在于预防一旦发生,尚无治疗良策。据国内个别报道植物状态1~2年甚至长达12年后仍有恢复的病例,堪称奇迹。不过对这类病人不应抱消极态度应该予以认真治疗、精心护理,以期有所恢复
首先是加强颅脑外伤初期的处理尽早采取措施避免发生严重的脑缺血、缺氧,及时排除颅内血肿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治高热抽搐,保证气道通畅,在监护病室的条件下严密监测颅内压和血气值,勿使颅内压超过4kPa(30mmHg),维持血PaO2在9.3kPa(70mmHg)以上PaCO2在3.3~4.6kPa(25~35mmHg)之间。必要时应给予气管切开、过度换气降温及巴以妥治疗以保护脑细胞等等,务必保持病人内外环境的平衡,防止一切可能发生的合并症使病情尽快趋于稳定。
其二及时给予促神经营养和代谢活化剂或清醒剂。这些药物中有一类属人体内源性的,如三磷酸腺苷(ATP)辅酶A(Co-A)、细胞色素C(CytochromeC)、谷氨酸(GlutamicAcid)谷酰胺(Glutamine)、r-氨酪酸(GABA)、维生素B6(Pyridoxine)琥珀酸平醛(SSA)及胞二磷胆碱(CDP-choline),均对脑组织代谢有重要作用,投予其中一种药物即能在脑内转化成其他分子故可任意选用,都有异曲同工之效。给药方法是:ATP20mg加Co-A50u加胰岛素4u/d溶于葡萄糖液中滴注;CytochromeC15~30mg/d滴注;Aceglulamidum1~3g/d滴注;GABA1~4g-d滴注;Pyridoxine50~100mg/d滴注;CDP-choline250~500mg/d滴注;另外神经生长因子(NGF)对防止脑外伤后神经元死亡亦有明显效果常用量为4ml/d肌注。另一类药物系外源性具有促进神经元氧化还原的代谢作用,常用有:氯酯醒(Meclofenoxine)1~2g/d溶于10%葡萄糖液中滴注:克脑迷(Antiradon)1g/d滴注;脑复康(Piracetam)8~10g/d滴注;都可喜(Duxil)1~2片/d口服;脑复新(Pyritinol)0.1~0.23次/d口服;尼莫地平(Nimodipin)20~40mg,3次/d口服;脑活素(Cerebrolysin)10~30ml/d滴注;雅伴(Avan)30mg,3次/d口服;卡兰片(Calan)5mg3次/d口服;脑脉窦(XanthinolNicotinate)0.1~0.2g,3次/d口服;脑益嗪(Cinnarizine)25mg,3次/d饭后口服;七叶皂甙钠(Sod.Aescinate)5~10mg/d滴注此外,还有人应用抗抑郁药丙咪嗪(Imipraminum)或抗震颤药左旋多巴(L-dopa)亦获一定功效。
其三为改善脑血液供给和提高氧含量,可行高压氧舱,紫外线辐射和充氧血液输入颈动脉含氧血或人造氟碳血注入,颈动脉四周封闭等治疗;为维持营养状况除口服和鼻饲饮食之外,尚须给予静脉营养乳化脂肪、氨基酸、水解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血浆白蛋白、球蛋白等,甚至不定期输血假如还不能达到基本营养要求,可行胃造瘘进食;为防止关节强直和肌肉萎缩,应有计划地安排推拿按摩、针灸及理疗;为预防感染、癫痫失水、便秘、尿潴留及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除投给适当的预防性药物外,还要认真作好各项护理工作。须知道这类病人的死亡几乎均为其他系统并发症所致
迁延性昏迷可以引起哪些并发症?由于长期卧床轻易并发肺部感染、褥疮等。
应该如何及早预防迁延性昏迷的发生?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