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前庭大腺炎

前庭大腺炎

2009-11-30 www.xj120.cn A +

前庭大腺炎_外阴红肿_外阴瘙痒  【概述】

  前庭大腺炎是因前庭大腺解剖部位的特点,易引起前庭大腺炎,前庭大腺位于两侧大阴唇后1/3深部,腺管开口于处女膜与小阴唇之间。因解剖部位的特点,在性交、分娩等其他情况污染外阴部时,病原体容易侵入而引起前庭大腺炎。

  前庭大腺急性炎症时,外阴两侧或一侧红肿胀痛,甚者蕴毒化脓成为脓肿。当炎症好转后,留下囊液成为前庭大腺囊肿,但又可反复急性发作。属中医“阴肿”、“阴疮”范围。

  【诊断要点】

  1.根据阴户上有红肿热痛,或兼有黄水淋漓的结块,质较。当脓肿形成时,可触及波动感,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当脓肿内压力增大时脓肿可自行破溃等症候,即可诊断为本病。

  2.本病急性发作期须与外阴湿疹、急性外阴炎鉴别。

  3.本病慢性期前庭大腺囊肿时,须与脂肪瘤、外阴皮脂腺囊肿作鉴别。

  【病因病理】

  本病系湿热之邪浸渍外阴所致,甚则蕴毒化脓。亦有因寒凝气血,瘀积肌肤所致。

  1.热毒经行产后,忽视卫生,或阴户破损,感染邪毒或湿热毒邪,伏于肝经,则湿热毒邪循经流注于阴部,与血气相搏,郁结成疱。

  2.寒凝寒邪凝滞气血,瘀积于内,邪气不得外出,内陷肌肤。或平素阴虚,气血失畅与疾湿凝结成块。

  【辩证分型】

  1.热毒阴户一侧或双侧红肿疼痛,如蚕茧状。不易消退,行动艰难,坐卧不安。数天后,便可成脓溃破,脓多秽臭而稠。一周左右可收口。常有反复流脓而形成窦道。伴恶寒发热,口干纳少,小便涩痛,心烦寐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2.寒凝外阴一侧或两侧肿胀如蚕茧状,皮色不变,坠胀不适,大者可致行走不便,常于经前经期增大,经后恢复至原状,伴面色少华,纳少便溏,神疲体倦。舌淡苔薄,脉细弱。

  【分型治疗】

  1.寒凝治法:益气养血,升阳消肿。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15克当归12克升麻9克柴胡9克陈皮6克白术12克夏枯草15克僵蚕4.5克皂角刺12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加减:若便溏纳呆者,可加生熟薏苡仁各15克、鸡内金6克。

  2.热毒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味。

  蒲公英15克金银花9克野菊花6克紫花地丁15克天葵子9克乳香6克丹皮12克赤芍12克皂角刺12克加减:伴发热畏寒者,加荆芥9克、防风9克、薄荷(后下)6克;小便淋痛者,加锐蓄10克、萆粟10克;成脓者,加薏苡仁15克;热毒甚者,加黄连6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