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强碱类中毒

强碱类中毒(疾病症状)

2009-11-30 www.100md.com A +

【概述】

强碱(strongalkalines)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次氯酸钠、氧化钠、氧化钾以及腐蚀作用较弱的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钙、氧化钙、氢氧化铵等。漂白粉内含3%~6%次氯酸钾。强碱类化合物用途甚广,亦含于日常所用的去污剂、沟渠清洁剂、擦亮剂、去除油漆剂及烫发剂中。小儿中毒大多由于误服所致。

【临床表现】

误服后导致口腔、咽部、食道及胃烧灼痛、腹部绞痛、流涎;呕吐带血的胃内容物,呈强碱性;排出血性粘液粪便。口、咽处可见糜烂创面,先为白色,后变为红色或棕色。重症有喉头水肿、窒息、肺水肿、休克,食道及胃穿孔。后期可致消化道狭窄。食入固体强碱时,口腔可无明显损伤,而食管与胃腐蚀很重。毒物吸收后,发生碱中毒,病儿有剧烈头痛、低钙性手足搐搦、昏迷等。其他可有肝、肾等内脏器官的损害,偶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吸入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肺水肿,甚至窒息。接触者主要为局部红肿、水泡、糜烂、溃疡等。

【治疗说明】

对口服强碱中毒的病儿,不可催吐及用导管洗胃,立即内服弱酸溶液如食用醋,1%~3%醋酸,1%稀盐酸、桔汁或柠檬汁等(碳酸盐中毒时用清水稀释、忌用酸类,以免导致胃肠内充气引起穿孔);继给橄榄油或其他植物油,生蛋清水或牛奶。适当输液,纠正脱水、碱中毒及休克等。有手足搐搦症时,静脉缓注10%葡萄糖酸钙溶液。口腔粘膜损害处可用大量清水冲洗,尽快稀释碱性物质。皮肤灼伤可用清水冲洗,对Ⅱ、Ⅲ度灼伤,冲冼后用2%醋酸湿敷。眼部被泼洒时,迅速应用大量清水冲洗(不可用酸性液体以中和碱剂),并按眼灼伤处理。其他为对症治疗和预防消化道狭窄的处理(参阅强酸中毒节)。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