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患者也可用铁剂注射治疗,但是由于注射铁剂毒性反应较多,有时甚至可以发生致命的过敏反应,且注射治疗对患者既不方便,又不经济,故凡是可以采用口服铁剂治疗者,就不应采用铁剂注射治疗,因此必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其适应证如下:
①有胃肠道疾患如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胃切除后胃肠功能紊乱(倾倒综合征),或妊娠时有持续
呕吐等情况,口服铁剂使症状加重者。
②有慢性腹泻、脂肪痢或吸收不良综合征的患者,有铁吸收障碍者。
③严重缺铁性贫血又需要在短期内提高血红蛋白者,如妊娠晚期缺铁性贫血严重,需要使血红蛋白迅速上升,并防止胎儿发生缺铁性贫血者。
④对血液透析或自体输血采血量较大,需要短期内维持体内铁平衡者。
⑤实在不能耐受口服铁剂治疗者。
⑤因出血丧失铁的速度,超过了铁被吸收的速度。
右旋糖配铁复合物是最常用的注射用铁,英国制剂商品名Imferen,每毫升含铁50mg,可肌内注射,也可静脉注射。中国药典仅收载肌内注射用,2ml注射液含铁50mg。给药方式为深部肌内注射,进针时将皮肤拉往一侧,以防拔针时药液溢出、沾染皮肤。首次给药可用0.5ml作为试验剂量,观察lh无过敏反应,可给予足量治疗,最大剂量为l00mg/d。右旋糖酐铁复合物注射后约65%于72h内被吸收,11%-52%(平均25%)残留在注射处至少4星期,基本上不能被利用。右旋糖酥铁复合物也可作静脉注射,其优点是可以一次大量注射,避免多次肌内注射带来不便。有两种给药方法:
①试验剂量的铁剂无过敏反应,每天静脉注射不稀释的右旋糖酥铁复合物100mg,50mg/min速度缓慢静脉注射。
②按计算出的总剂量,用生理盐水稀释,按每50mg右旋糖酥铁复合物用NS20ml稀释,缓慢静脉滴注,初20滴/min,滴5min,如无反应,则可将滴速增加到40-60d滴/min。由于静脉注射铁反应多,且并非绝对安全,而况造血是缓慢的,一次大量铁注射后,也要慢慢利用。故采用静脉注射法,应该慎重。
注射用铁的总剂量,可按下列方法计算,以150g/L为正常血红蛋白浓度,也是要求患者治疗后达到的目标血红蛋白浓度。患者每升血中所缺的血红蛋白即为150-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g/L)。正常血红蛋白含铁为3.4g/l000g血红蛋白。正常人每千克体重的血量平均为65ml。如达到血红蛋白浓度150g/L的要求,所需铁(mg)为:
[150-患者的血红蛋白(g/L)]×3.4×0.065×患者体重(kg)。
为了补足体内的贮存铁,可在上列公式所得结果上再加50%铁(即乘1.5)。上述公式可简化为(计算结果稍有不同):
所需总铁量(mg)=[150-患者血红蛋白(g/L)]×患者体重(kg)×0.33
举例:如患者的血红蛋白为70g/L,体重60kg,则所需补充总铁量为:
(150-70)×60×0.33=1584mg
注射用铁剂的不良反应有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肌内注射局部反应有局部疼痛、局部淋巴结肿痛,可持续数星期。注射处的皮肤深染可存在一两年之久。静脉注射当注射速率超过100mg/min,常伴局部注射处静脉炎、疼痛、发红,减慢滴速,症状可以减轻甚至消失,严重者可引起静脉栓塞。肌内注射和静脉注射的全身反应有即刻反应和延迟反应两种。立即反应包括头痛、头昏、发热、面部潮红、荨麻疹、关节痛、肌肉酸痛、低血压、恶心以及其他过敏反应;延迟反应包括淋巴结肿大、关节和肌肉痛、发热。多数反应均轻微、短暂,但曾有报告发生过敏反应而致死者。据统计静脉注射右旋糖酐铁复合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在13%-26%,其中50%较严重,发生致命过敏反应为0.6%;约有1%患者出现严重延迟反应,类似血清病的表现。曾有偶注射右旋糖酐铁复合物的局部,以后发生肉瘤的报道。
2.其他治疗其他治疗以病因治疗最重要,对治愈贫血、防止复发,具有重要意义。因慢性失血而引起的贫血,如果出血原因未纠正,即使给予铁剂,贫血也不易减轻。治疗引起贫血的基本疾病,例如胃肠道癌肿当然比铁剂治疗更重要。钩虫病引起的贫血,驱虫和补充铁剂可同时进行,如感染严重、全身情况很差,当然也可以先治疗贫血,待全身情况好转后再驱虫。
传统医学在唐朝以前就开始应用绿矾治疗贫血。明秘方“黄病效药”中主要药有明绿矾和醋煅珠砂两味,前者即天然的硫酸亚铁,后者实为醋酸铁。
当然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除补充铁剂外,增加营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增加优质动物蛋白质的摄人可增加铁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阅读全文|回复(1)|引用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