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热烧伤

角膜热烧伤的治疗概况

2009-11-30 www.cnophol.com A +

角膜热烧伤的治疗概况http://www.cnophol.com2009-6-1611:09:00中华眼科在线

【摘要】角膜热烧伤是平时和战时常见的眼外伤,由于角膜损伤大多较为严重,治疗较为棘手,若治疗不当,预后不良。近年研究表明,药物治疗的优势体现于角膜深层结构受损前,手术治疗的优势则体现于角膜即将穿孔和穿孔后。本文拟就本病近年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有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角膜;热烧伤;治疗

Overviewonthetreatmentofcornealburn

YanXianLi1,BeiLi3,PingWei2

1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2DepartmentofBurn,SichuanFireArmedPoliceCorpsHospital,Chengdu610072,SichuanProvince,China;3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No.416Hospital,Chengdu610051,SichuanProvince,China

AbstractrThecornealthermalburnisacommoneyeinjuryinpeacetimeandwartime,asthemostseriouscornealdamage,itstreatmentisdifficult,anditwillleadtoapoorprognosiswithoutbeingtreatedproperly.Inrencentyearsresearchshowsthattheadvantageofthedrugstreatmentreflectsbeforethedeepstructuresdamageofcornea,andtheadvantageofthesurgeriestreatmentembodiesintheforthcomingperforationandperforationofcornea.Bothdrugsandsurgeriestreatmentsstudyprogressinrecentyearsissummarizedbelow.

rKEYWORDS:corneal;burn;treatment

LiYX,LiB,WeiP.Overviewonthetreatmentofcornealburn.Int

JOphthalmol(GuojiYankeZazhi)2008;8(11):22932295

角膜热烧伤是指高温铁水、沸油等(直接)接触性损伤角膜,或凝固汽油弹、火焰喷射等导致角膜损伤。热损伤首先累及角膜上皮细胞层及前弹力层,然后可导致基质纤维变性坏死,当损伤累及内皮细胞层则角膜发生水肿,最后直接导致角膜溃疡和穿孔,修复期则瘢痕形成并伴有新生血管长入。现就近年角膜热烧伤治疗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1.1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在角膜热烧伤的修复过程中,有较多的新生血管长入角膜,这些新生血管有碍于角膜的透明性,是直接影响视力的原因之一。而在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中,广泛存在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起着主要作用[1]。因此,局部应用新的抗VEGF药物,如贝伐单抗滴眼液(Bevacizumab)可通过特异性的中和抗VEGF抗体,竞争性的结合VEGF,从而抑制VEGF活性,达到有效地抑制角膜新生血管长入,恢复角膜透明和视力的目的[2]。

1.2纤维连结蛋白(FN)纤维连结蛋白(Fibronection,FN)是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间粘连的一种高分子糖蛋白,有利于角膜损伤的修复,它与同样存在于血清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factor,I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growthfactorbindingprotein,IGFBP)、血小板来源的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以及血清中所有的PDGF异构体相互作用,促进组织的修复及角膜细胞的迁移[2]。因此,FN在热烧伤后角膜上皮的修复中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多使用FN滴眼液,研究表明它对角膜上皮缺损者安全、有效[4]。

1.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s)是一类锌依赖性内肽酶[5],它能特异性降解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导致角膜结构的破坏,而其抑制剂可以抑制其活性,减轻角膜溶解[6]。又有研究表明,局部应用MMPs抑制剂对角膜新生血管也有一定抑制作用[7,8]。MMPs抑制剂包括:四环素类抗生素、组织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剂、合成的MMPs抑制剂、转化生长因子β等。其中,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四环素类眼膏,在眼表热烧伤中应用,不失为一种选择[9],它既可阻止角膜溶解,又可预防感染及角膜新生血管。

1.4表皮生长因子与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与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均来源于中胚层和外胚层的细胞,可促进细胞繁殖及角膜上皮化,对角膜上皮的再生、角膜基质层和内皮层的修复均有促进作用。Singh等[10]首先将EGF用于眼部烧伤的治疗,经观察EGF治疗烧伤后角膜上皮愈合的影响,结果显示:治疗组创面完全愈合,对照组角膜中央上皮未能修复,在治疗中停用EGF后,原愈合上皮重新脱落。Singh以后的研究结果又证实,EGF能促进碱烧伤后角膜上皮的创伤愈合,但对细胞粘附无作用,因而不能防止复发性上皮糜烂和继发性上皮脱落的发生。所以,EGF与具有粘附特性的透明质酸钠联合应用效果较理想[11]。而对于bFGF的研究表明,它不但能促进角膜上皮修复,而且能延缓或减轻角膜上皮再脱落[12],这使得bFGF在临床上的应用优于EGF。

1.5皮质类固醇动物实验表明,皮质类固醇对多形核白细胞浸润有明显抑制作用,在烧伤后早期全身使用可降低角膜溃疡穿孔率,抑制炎症活动,减少新生血管形成,有利于溃疡面的愈合[13]。但在烧伤1wk后使用不仅不能减轻溃疡,反而促进其发展,因为皮质类固醇同时抑制了成纤维细胞的再生,从而阻止了胶原纤维的合成[14]。以此认为,受伤后1wk内为使用该类药物的安全期。研究表明,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可能更有利于治疗患者的眼部烧伤[15]。

1.6维生素C一般认为,角膜在胶原合成过程中成纤维细胞摄取赖氨基酸和脯氨酸,然后合成胶原肽链,而赖氨基的羟化过程必需有抗坏血酸参与,因此,在角膜修复的过程中维生素C有重要作用。但Phan用加热至150℃、415mm直径的灼器烧灼兔角膜2s,分别于结膜下、皮下、腹腔注射维生素C,发现无论哪种给药法均未能使溃疡及穿孔率下降,房水维生素C含量仅在结膜下注射组升高,且未改变临床效果,同时,他还认为热烧伤后超生理水平的维生素C可能提高中性粒细胞进入实质的机会,加速角膜崩解[16]。故维生素C的应用值得商榷。

1.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on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ACEI)类药物(如卡托普利)可以减轻烧伤后、角膜溃疡时眼部的炎症反应,以兔为动物模型的动物试验为此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17]。同时,研究表明卡托普利还可以有效地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并且球结膜下注射较全身应用更有效,抑制金属蛋白酶活性可能只是治疗机制之一[18]。但其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来源:首席医学网)(责编:zhanghui)【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下一条信息:没有了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