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褥疮

褥疮预告在护理监控中的成效

2009-11-30 lw.china-b.com A +

摘要目的提高褥疮防治率,降低难免褥疮发生率。方法改进治理方法,强化过程治理,修订褥疮预告制度,加强考核力度。结果提高了难免褥疮预告数,降低了难免褥疮发生情况,将褥疮治愈率提高9。5%。结论通过褥疮预告,加强过程治理是褥疮防治的有效手段,对提高护理质量十分重要。

关键词褥疮;预告;治理;成效

褥疮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也是基础护理质量治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各医院都加大了褥疮预告和监控的力度,褥疮发生率已作为衡量护理工作质量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1]。因此褥疮预告变的尤为重要,通过预防可以从根本上避免患者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同时亦可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我院护理病房通过对褥疮预告制度的严格执行,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加强过程治理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提高了基础护理与生活护理的质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6月~2005年6月193例老年患者为调查对象,男95例,女98例,年龄63~92岁,其中血管性痴呆72例,脑梗死59例,糖尿病30例,冠心病21例,其他疾病11例。患者均长期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且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肢体挛缩、低蛋白血症、贫血等。

1。2方法运用查阅档案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

1。3具体治理方法

1。3。1健全褥疮监督制度,进行褥疮预告护理部于2004年重新修订了难免褥疮预告、褥疮质控和扣分标准等制度,严格规定了难免褥疮的预告指征、预告时限、考核标准、预告方法,对病区褥疮的质量控制方法等也做了具体的规定,这些制度的修订与完善使褥疮防治及监督治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护理部还对全体护士组织学习了褥疮防治新进展,强化了她们防治褥疮的概念与意识。

1。3。2加强过程治理及考核力度护士长定时督查记录,护理部定时与不定时进行跟踪督导,检查其是否落实措施、完善记录,处理是否得当;对一些褥疮判定有异议的,组织会诊,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对迟报或该报而未报科室,召集全科护士共同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根据考核标准进行严格的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奖惩。

两组时间段褥疮预告、发生及治愈情况的比较,见表1。经核实难免褥疮预告都符合预告标准。结果说明了2005年上半年难免褥疮预告人数比2004年下半年难免褥疮预告人数超过16例,2005年上半年难免褥疮迟报率比2004年下半年下降了9。35%,2005年上半年褥疮发生率比2004年下半年下降了15。6%,2005年上半年褥疮治愈率比2004年下半年提高了9。5%。

表1两组褥疮预告发生治愈情况比较(略)

3讨论与分析

3。1提高护理人员重视和预防意识是防治褥疮的基础褥疮系长期卧床患者及危重患者护理的并发症。魏先等认为全体护理人员对褥疮问题的重视和预防意识的提高是防治褥疮的基础[2]。以上这些结果说明改善治理后,科室提高了对褥疮问题的重视,加强了及时预告难免褥疮和及时发现带入褥疮的意识。这些都说明提高护理人员的重视和预防意识是防治褥疮的基础,对褥疮质控有着意想不到的作用。

3。2把握危险因素,及时预告并实施有效护理措施,是预防和治疗褥疮发生的关键随着人类医学模式的转换,医学目的由原来的“治疗疾病、延长生命、降低死亡率”拓展到“预防疾病、减少疾病发生率和优化生存环境、增进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3]。非凡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的改变,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各种慢性疾病呈明显上升趋势,各种褥疮易患因素也增多,根据美国的资料统计,71%的褥疮出现在70岁以上的老人,其合并症包括有:败血症、骨髓炎,而每年要花费3。52~7亿美金用于褥疮的处理治疗费上[4]。难免褥疮发生率也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预防褥疮的发生尤为重要。

积极评估患者情况是预防褥疮关键的一步[5]。表1结果显示2005年上半年难免褥疮预告人数比2004年下半年难免褥疮预告人数超过16例,难觅褥疮迟报率也下降了9。35%,这说明了由于改善治理后,增强了护理人员预防褥疮发生的意识,充分把握易患褥疮的危险因素,及时评估及预告,对易患褥疮的患者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与护理,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降低了难免褥疮的发生率。

3。3过程控制、不断评估、持续改进是护理治理的基石表1结果显示2005年上半年褥疮发生率比2004年下半年下降了15。6%,而褥疮治愈率提高9。5%。这说明持续质量改进只有护理治理者在质量过程控制中确保每一个护理环节都能得到有效控制,才会有不断提高的质量。我院根据反馈修订预告制度、规范流程、加强考核、人人参与,变被动为主动,护士长加强环节及过程治理。做到全程、动态治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减低难免褥疮的发生率及提高治愈率。

3。4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防治褥疮的良好手段褥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的功能、组织坏死而引起的皮肤溃疡[6]。护理人员不但要在临床实施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还要针对高危因素做好易患褥疮患者、护工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认真给予预防褥疮知识指导,在院内共同参与护理计划的实施,才能真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减少费用,使褥疮发生率减低到最低程度。

褥疮形成的因素多而复杂,通过临床实践,主要措施应以预防为主。由于老年患者长期卧床,肢体功能受限,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极易发生褥疮。住院患者一旦发生褥疮,一直被认为是护士的责任,甚至将超过体表面积0。3%的褥疮定为三等医疗事故[7]。因此及时预告、加强过程治理、保证制度落实、加强考核力度是褥疮防治治理的有效手段,而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主动性是预防褥疮的关键。笔者体会,预防褥疮的发生不是某个人的事,而必须是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要从思想上重视,认真细致地做好每项护理操作及交接班工作,才能收到以良好的效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1郑晓静。褥疮预告的治理。护理治理杂志,2004,4(6):40-41。

2魏先,龚敏,殷梅妹,等。预防截瘫患者发生褥疮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0):784-785。

3李雯。褥疮防治过程治理的探讨。现代医院治理,2001,7:34。

4MaklebustJ。Interruptingthepressureulcercycle。NursClinNorthAm,1999,34(4):861-871。

5张长惠。采用评分法针对危险因素预防褥疮。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5):202。

6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464。

7张秀华。褥疮防治的若干问题。河南外科学杂志,2004,10(1):75-76。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