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氏综合征(reyesyndrome,RS)又称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是急性进行性脑病,病死率(10%~40%)和致残率很高[1]。我院于2005年收住两例瑞氏综合征患儿,均有反复抽搐症状,经治疗护理一例死亡,一例治愈;现将对抽搐症状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汇报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人资料:两例患儿,均为男性,一例5个月,一例15个月,都以不明原因的反复抽搐收住本院。根据临床症状、头颅CT、肝脏B超和检验结果确诊为瑞氏综合征。都采用脱水降颅内压、营养脑细胞、护肝、抗病毒和对症治疗护理,一例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一例治愈出院。1.2 抽搐的特点:瑞氏综合征抽搐的病理基础,是由于脑细胞水肿所致。本院两例患儿的抽搐都为全身性,发作时神志不清,双眼凝视,口唇发绀,尤以四肢抽动为明显;频繁发作时表现为典型的惊厥持续状态,对安定、鲁米那以及脱水剂的应用效果较好。2 护理体会:2.1 急救护理:抽搐发作时,立即置患儿于平卧位,松开衣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防止窒息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同时予以中流量吸氧,保证肌体组织足够的氧供;口腔内放入牙垫,防止舌咬伤;静脉推注安定0.5mg/kg,或直接推注安定原液至抽搐停止,速度不超过1~2mg/min,剂量不超过1mg/kg/次,可重复使用;疗效差者,可辅以鲁米那静脉推注促进疗效;静脉快速输注甘露醇或甘油果糖、白蛋白和速尿,减轻脑细胞水肿,从根本上阻止抽搐的发生。2.2 症状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的神志、瞳孔、呼吸、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抽搐发生的次数、性质、持续时间。急性期患儿头颈部抬高15~30度,以减轻颅内压,防止脑疝的发生;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柔和,各项治疗护理集中进行,动作轻柔,减少不必要的刺激,防止抽搐的发生。抽搐发生时,防止用力按压患儿四肢,以免骨折和损伤。2.3 一般护理:抽搐停止后,患儿往往表现精神萎靡,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神志转清者予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流质饮食;神志不清者,可插胃管鼻饲;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2.4 用药护理:及时、准确用药,保持静脉通道的畅通,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脱水剂应用时,防止渗漏和静脉炎的发生;严格掌握镇静药物的用量,避免因过量而中毒。2.5 心理护理:做好家属的安慰解释工作,告知病情的进展情况,充分得到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对神志清醒的患儿,要加强体表语言的护理,如利用治疗护理时,轻抚患儿的脸部和身体,用温柔的语言逗引患儿,使其产生亲近感,减少恐惧,尽可能的让患儿保持愉快的情绪接受治疗护理,避免因紧张而发生抽搐。3 讨论:抽搐的发生,尤其是惊厥持续状态[2],导致体内氧和能量的耗竭,全身代谢失调和酸中毒;脑血液灌注不足,进一步使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加剧脑、肝、肾的损伤,从而促进病情的恶化。因此,密切观察病情,给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恰当的安抚,合理而又集中的治疗护理,是治疗瑞氏综合征的关键,并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参考资料[1]胡压美,江载芳.主编.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869-1871.[2]杨锡强,易著文.主编.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58-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