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上下颌牙弓的垂直异常,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牙冠超过1/3者称为深覆盖。临床上分为3度:1.I°深覆牙合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牙冠1/1-1/2。2.Ⅱ°深覆牙合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牙冠1/2-2/3。3.Ⅲ°深覆牙合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牙冠2/3严重者下前牙咬在上前牙腭侧牙龈组织上,形成齿痕。
二、深覆拾的类型深覆牙合形成的机制主要是由于牙槽骨或颌骨的前后部高度配合不当,使上、下颌骨前牙的覆抬变深。深覆抬分为三种类型:1.I型深覆抬前牙牙槽骨或颌骨高度正常,后牙牙槽骨或颌骨高度不足。2.Ⅱ型深覆抬前牙牙槽骨或颌骨高度过大,后牙牙槽骨或颌骨高度正常。3.Ⅲ型深覆抬前牙牙槽骨或颌骨高度五大,后牙牙槽骨或颌骨高度不足。
三、矫治对于深覆牙合病人应及时治疗,替牙期暂时性错牙合中的深覆抬,由于第二恒磨牙的萌出及上下双尖牙的建牙合可自行解除,因而不需要进行矫治。其他情况下出现的深覆牙合均应适时矫治。矫治方法有以下几种。(一)简单活动矫治器1.平面导板矫治器(1)小平导:一般将平面导板置于上左右腭侧基托的前缘,下前牙均匀地与导面接触,上前牙唇侧双曲唇弓,只在双尖牙之间放置一个邻间钩作为固位装置。平导戴入后,前牙接触,双侧后牙离开2-3mm。要求病人24h戴用该矫治器(包括进食时),利用咀嚼的力量使后牙牙合向萌长,每月复诊一次。当后牙有牙合接触时,再于临床继续加高平导达后牙离开2-3mm,依次进行,可在较短时间内使深覆拾得到矫治。
3.应用注意事项平面导板矫治器和斜面导板矫治器的作用原理均是通过后牙萌长达到矫治的目的。因此,矫治器设计时应注意后牙区少放或不放越抬的卡环装置,以免妨碍后牙长高,影响矫治效果。病人一般1个月复诊1次,为防止复发矫治应过矫正。
(二)功能性矫治器一些合并上下颌位异常,特别是下颌后缩或前牙深覆盖的深覆牙合,也可在治疗中采用以下各种矫正方法,但这时深覆牙合的矫治成为矫治错牙合中的部分内容或一个过程。1.肌激动器常用于矫治前牙深覆盖的安氏II类错牙合病人。矫治器由一整块塑料基托构成,没有固位卡环,也无产生机械力的加力。装置,前部有双曲唇弓。下基托相连接并在下前牙区形成塑料前帽,压低下煎牙。基托的后牙区有牙齿导面,通过调磨导面引导后牙垂直萌出,矫治深覆牙合。
戴入矫治器后,下领受牙导面的引导被迫向下、向前固定于新位置上,打破了咀嚼肌原有的平衡,使咀嚼肌兴奋,产生的力传递至牙齿、颌骨,并通过导面使上下牙选择性萌出,后牙槽高度增加,而下前牙区有塑料前帽包压,抑制下牙的萌出,使深覆牙合得以治疗。
2.咬抬前移器(Herbst矫治器)Herbst矫治器是一种固定的功能性矫治器,对矫治安氏Ⅱ类深覆牙合伴深覆盖病人很有效。该矫治器最早由德国学者EmilHerbst于1905年提出,后经瑞典学者HansPancherz再次介绍。该矫治器可促进下颌骨生长,髁突增长改建,并通过下颌骨持续前移达到矫治效果。矫治器通过两对套管装置发挥作用,矫治力持续,24h戴用,矫治疗程短,一般仅需68个月。使用该矫治器时间一般选在儿童生长发育加速期,即恒牙初期为好,可使病人的下颌后缩及深覆抬伴深覆盖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好的改善。
(三)方丝弓、细丝弓矫治器方丝弓、细丝弓矫治器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高效能矫治器,可使牙齿做不同方向的各种移动,在矫治深覆牙牙合中同样有良好的矫治效果。其矫治原理主要是压低上下前牙,因而对前牙槽骨过高的病人尤为适用。1.Begg细丝弓矫治器Begg矫治器由于其托槽与弓丝采用点接触方式,矫治弓丝采用弹性及刚度均较好的澳大利亚圆丝,从而使牙齿可以在各个方向上做自由的倾斜移动,因此对打开前牙咬牙合、矫治深覆抬具有良好的效果,这也是Begg矫治的第一阶段需要完成的目标。
矫治方法:临床选用0.016英寸的澳大利亚圆丝弯制上下唇弓,并于恒尖牙近中弯制牵引圈,在第一恒磨牙与第二双尖牙之间加向龈方45°的后倾曲。
作用于前牙的矫治力大小由尚未固定于前牙托槽内的唇弓至前牙托槽槽沟底的距离决定,通常在上颌此距为20mm,在下颌为14mm,分别使上下前牙受到42g和35g的压人力,有利于打开咬抬。同时,弓丝结扎入槽后还要加入持续的Ⅱ类牵引力,一般为每侧60g轻力,并要求24h戴用。采用上述方法可使深覆牙合在短时间内改善。
2.方丝弓矫治器由于方丝弓矫治器托槽与弓丝的接触方式是面接触,因此对排齐牙齿、控制牙齿在各个方向上的运动有较好的控制力,但对深覆牙合的矫治不如Begg细丝弓矫治器迅速。因而对于深覆抬的病人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时,其矫治应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当第一期排齐整平牙列,完成打开咬牙合后,在以后的各期均需保持。打开咬牙合可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1)镍钛摇椅形唇弓:分别依次选用0.014英寸、0.016英寸、0.018英寸的镍钛丝弯制成摇椅形上下唇弓。在矫治的开始阶段应用,在排齐上下前牙、整平牙弓、使抬平面变平、Spee's曲线变浅的同时达到矫治深覆抬的目的。对于覆牙合较深的病人,应及早安放下颌第二恒磨牙带环。只有这样,Spee's曲线才能完全整平。2)圆丝及方丝摇椅形唇弓:对于使用镍钛丝仍未达到良好矫治效果的病人,可于牙齿排齐时使用不锈钢圆丝或方丝弯成的摇椅形唇弓,继续打开咬牙合。使用中注意克服在打开咬牙合的同时,切牙唇向倾斜的不良反应。
3)小平导的配合使用:对于低角型深覆抬或需升高后牙槽高度的深覆抬病人,还可以在使用上述矫治弓丝的同时,配合使用小平导,使前牙压低,后牙长高,从而达到矫治深覆抬的目的。
4)多用唇弓:多用唇弓一般与第一恒磨牙及四个切牙发生作用,临床可选用0.018英寸的圆丝或0.018英寸X0.025英寸的方丝弯制而成。多用唇弓可分为两种类型:
(1)压低型多用唇弓:弓丝从第一恒磨牙颊管前5mm处垂直向龈方形成垂直部,其高5mm,然后90°弯曲形成水平部,在尖牙近中90°弯曲形成高5-8mm的垂直部,然后再90°弯曲形成切牙部,完成整个弓丝的弯制。其加力方式为,每次加力时只需将磨牙后倾曲加大或于水平部加一个凸向牙合面的人字曲,使唇弓切牙部位于前庭沟处入槽后产生约100g的压低力。应用中若出现切牙唇倾,可通过末端回弯加以控制,若使用方丝可加冠舌向转矩力加以防止。
(2)开展型多用唇弓:与压低型多用唇弓的区别在于方丝末端垂直部紧贴颊面管,前部加一个开展圈。唇弓插入后弓丝离开切牙2-3mm,结扎后切牙受到唇向开展力。矫治深覆牙合加力时,通过调节弓丝末端水平部及开展圈加力可压低上下切牙。此唇弓多用于闭锁性深覆殆的矫治,唇向开展上前牙并压低。
3)“J”钩牵引:对于覆牙合较深的成年人,用上述常规方法很难打开咬殆,需用“J”钩口外牵引矫治深覆牙合,因为“J”形钩可以使口外牵引产生的矫治力直接作用于弓丝前部的牙齿,使覆牙合减低。其装置的口内部分在上颌口内方丝上左右2的远中焊牵引钩,口外两侧牵引钩与高位头帽相连,每天戴用14h,可使上前牙向上向远中移动,矫治深覆抬。
六、深覆牙合矫治成功的关键因素1.为防止矫治复发及关闭间隙时覆抬的加深,应过矫治深覆牙合。2.当使用方丝弓矫治器时,应于咬殆打开完全时,再进入第二阶段的矫治,以防止给以后的治疗造成干扰。3.在排齐整平牙弓使用摇椅形唇弓时,要遵循从细到粗的顺序更换弓丝。4.低角病例尽可能采用不拔牙矫治,若需使用口外支抗,应选用颈牵引支抗。5.为保证覆牙合不再加深,治疗中、后期应注意后倾曲及Ⅱ类牵引的应用。
(2)一般平导:上前牙双曲唇弓加平面导板,与前者不同处为矫治基托延伸较长,达上颌牙弓后缘。上颌磨牙放置单臂卡;戴入矫治器后前牙接触导板,后牙离开5-6mm,大于息止抬间隙,病人进食不用戴矫治器。矫治器作用原理同前,即升高后牙,多用于矫治后牙槽高度不足。
2.上颌斜面导板矫治器当病人前牙深覆牙合伴有深覆盖及下颌后缩时,可选用上颌斜面导板矫治器。该矫治器是在上颌活动矫治器的基托前缘、上前牙的舌侧安装一个斜向下后的与咬牙合平面45度斜面导板,并附有双曲唇弓,基托后缘磨牙上放置单臂卡固位。戴入矫治器后,病人下前牙沿斜导面向前滑动,后牙分离,无咬抬接触,从而使后牙萌长达到矫治前牙深覆抬、深覆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