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 CRVO)

2009-11-30 www.shneweye.com A +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主要见于50岁以上人群,如果年龄小于50岁,通常诊断为视盘血管炎。

  主要有3个因素:

  血栓形成:这是最主要原因。

  原发性静脉病颁:如炎症,主要见于年轻人。

  静脉受外界压迫:如动静脉交叉压迹。

  点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主要以血栓形成为主,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和视网膜上(下)半中央静脉阻塞主要以动静脉交叉压迹因素为主。

  根据阻塞部位分类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retinalveinocclusion,CRVO)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retinalveinocclusion,BRVO)

  视网膜上(下)半中央静脉阻塞(hemicentralretinalveinocclusion,HCRVO)

  点评: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都应将上面3种视网膜静脉阻塞区分开来,因为这3种视网膜静脉阻塞在诊断时眼底表现不同,在治疗时方向不同,预后结果也可能不同。

CRVO,箭头示栓子

BRVO,黄斑分支静脉阻塞

  根据荧光造影(FA)或瞳孔传入缺陷(APD)分类

  FA分类:

  非缺血型CRVO(non-ischemicCRVO):FA检查,没有或只有很少的无灌注区。

  缺血型CRVO(ischemicCRVO):FA检查,广泛的视网膜无灌注区。

  APD分类:

  APD在0.3对数单位以下者为非缺血型,此方法未能在临床普及。

  点评:在FA分类中,临床上极为关注是否是缺血型CRVO,这是因为无灌注区与以后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关系极为密切。假如存在面积较大的无灌注区,在它的边缘会因为缺氧产生新生血管,并可能最终形成虹膜新生血管,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而无灌注区也是眼底激光主要评价指标之一。

  静脉侧支循环

  侧支循环(collateralvessel)是由代偿扩张的毛细血管形成的,与新生血管不同,通常发生在血管阻塞后3-14个月。

  点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主干阻塞时,侧支循环出现在视盘。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时,侧支循环出现在视网膜。视网膜上(下)半中央静脉阻塞时,视网膜上半部毛细血管与下半部视网膜毛细血管形成侧支循环。

  发病数年后,仅仅从视盘上存在侧支循环血管常常可以推测出曾罹患CRVO。视网膜上,跨越水平缝的侧支循环血管常常是HCRVO的特征性后遗症。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时,早期以溶栓活血化瘀为主(注意发病后3-5天内的止血治疗),中晚期以扩容为主。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时,早期就应以扩容为主。两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应关注微循环功能的恢复。根据FA检查结果,介入激光治疗。

  (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主任医师王富彬)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