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水合氯醛中毒

镇静催眠药中毒怎么办

2009-11-30 www.xz120.net A +

疾病概述:  镇静催眠药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具有镇静、催眠作用,过多剂量可麻醉全身,包括延脑中枢。一次服用大剂量可引起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acutesedative―hypnoticpoisoning)。长期滥用催眠药可引起耐药性和依赖性而导致慢性中毒。突然停药或减量可引起戒断综合征(withdrawalsyndrome)。  病因病理:  [病因]  1950年以前常用的镇静催眠药是巴比妥类。50年代以后开始开拓使用非巴比妥类药,但缺点也不少。1960年开始用抗焦虑药物苯二氮卓类,目前此类药几乎取代了大部其他镇静催眠药。镇静催眠药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苯二氮卓类  (一)长效类(半衰期>30h)氯氮卓(chlordiazepoxide)、地西袢(diazepam)、氟西泮(flurazepam)。  (二)中效类(半衰期6―30h)阿普唑仑、奥沙西泮(oxazepam)、替马西泮。  (三)短效类三唑仑(triazolum)。  二、巴比妥类  (一)长效类巴比妥、苯巴比妥。  (二)中效类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异丁巴比妥 (三)短效类司可巴比妥、硫喷妥钠。  三、非巴比妥非苯二氮卓类(中效一短效)水合氯醛、格鲁米特(glutethimide,导眠能)、甲哇酮(methaqualone,安眠酮)、甲丙氨酪(meprobamate,眠尔通)。  [发病机制]

一、药代动力学镇静催眠药均具有脂溶性,其吸收、分布、蛋白结合、代谢,排出以及起效时间和作用时间,都与药物的脂溶性有关。脂溶性强的药物易跨越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成为短效药。  二、中毒机制近年研究苯二氮卓类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认为该类药的作用与增强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的功能有关。考虑在神经突触后膜表面有由苯二氮卓受体、GABA受体、氯离子通道组成的大分子复合物。苯二氮卓类与苯二氮卓受体结合后,可加强GABA与GABA受体结合的亲和力,使与GABA受体偶联的氯离子通气开放而增强GABA对突触后的抑制功能。  巴比妥类对GABA能神经有与苯二氮卓类相似的作用,但由于两者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有所不同,作用也有所不同。苯二氮卓主要选择性作用于边缘系统,影响情绪和记忆力。巴比妥类分布广泛,但主要作用于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而引起意识障碍。巴比妥类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有剂量―效应关系,随着剂量的增加,由镇静、催眠到麻醉,以至延脑中枢麻痹。非巴比妥非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与巴比妥类相似的作用。  三、耐受性、依赖性和戒断综合征各种镇静催眠药均可产生耐受性、依赖性,因而都可引起戒断综合征。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长期服甩苯二氮卓类使苯二氮卓受体减少(下调),是发生耐受的原因之一。长期服用苯二氮卓类突然停药时,发生苯二氮卓受体浓度上调而出现戒断综合征。巴比妥类、非巴比妥类以及乙醇发生耐受性、依赖性和戒断综合征的情况更为严重。发生依赖性的证据是停药后发生戒断综合征。戒断综合征的特点是出现与药理相反的症状,如停用巴比妥类出现躁动和癫痫样发作;停用苯二氮卓类出现焦虑和睡眠障碍。镇静催眠药间可有交叉耐受。致死量不因产生耐受性而有所改变。

临床表现:  一、急性中毒  (一)巴比妥类中毒一次服用大剂量巴比妥类,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与剂量有关。  1.轻度中毒嗜睡、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共济失调、发音含糊不清、步态不稳、眼球震颤。  2.重度中毒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由嗜睡到深昏迷。呼吸抑制由呼吸浅而慢到呼吸停止。心血管功能由低血压到休克。体温下降常见。肌张力松弛,键反射消失。胃肠蠕动减慢。皮肤可起大疤。长期昏迷患者可并发肺炎;肺水肿、脑水肿、肾功能衰竭而威胁生命。  (二)苯二氮卓类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较轻,主要症状是嗜睡、头晕、言语含糊不清、意识模糊、共济失调。很少出现严重的症状如长时间深度昏迷和呼吸抑制等。如果出现,应考虑同时服用了其他镇静催眠药或酒等。  (三)非巴比妥非苯二氮卓类中毒症状与巴比妥类中毒相似,但也各自有些特点。  1.水合氯醛中毒可有心律失常、肝肾功能损害。  2.格鲁米特中毒意识障碍有周期性波动。有抗胆碱能神经症状,如瞳孔散大等。  3.甲喹酮中毒可有明显的呼吸抑制,出现锥体束征如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抽搐等。  4.甲丙氨酯中毒常有血压下降。  二、慢性中毒长期滥用大量催眠药的患者可发生慢性中毒,除有轻度中毒症状外,常伴有精神症状。

(一)意识障碍和轻躁狂状态出现一时性躁动不安或意识朦胧状态。言语兴奋、欣快、易疲乏,伴有震颤、咬字不清、步态不稳等。  (二)智能障碍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均有明显下降,工作学习能力减退。  (三)人格变化病人丧失进取心,对家庭和社会失去责任感。  三、戒断综合征长期服用大剂量镇静催眠药的病人,突然停药或迅速减少药量时,可发生戒断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植物神经兴奋性增高和神经精神症状。  (一)轻症最后一次服药后1d内或数日内出现焦虑、易激动、失眠、头痛、厌食、无力、震颤。2―3d后达到高峰,恶心、呕吐、肌肉痉挛。  (二)重症突然停药后1―2d,有的药物停用7―8d后出现癫痫样发作,有时出现以幻觉、妄想、定向力丧失、高热为特征的谵妄。数日至3周内恢复。  患者用药多在治疗量5倍以上,时间超过1个月。用药量大、时间长而骤然停药者症状严重。滥用巴比妥类者停药后发病较多、较早,且症状较重,出现癫痫发作及轻躁狂状态者较多。滥用苯二氮卓类者停药后发病较晚,原因可能与中间代谢产物排出较慢有关。症状较轻,以焦虑、失眠为主。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