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Ⅱ类I分类错合,常规为拔牙矫治,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对于轻度深覆盖的病例,非拔牙矫治亦可收到理想效果。本组讨论的轻度深覆盖24例,男女各半,年龄11~16岁,平均12.5岁。均为非拔牙矫治。通过12~18个月的治疗,恢复正常咬合关系。现将矫治适应证、矫治方法分述如下。
1非拔牙矫治适应证
①侧面观:上颌前突不明显,下颌后缩相对较明显。磨牙远中关系,当下颌前移至中性合时,目测上下颌关系比较协调。
②牙弓有轻度狭窄,牙列轻度拥挤。
③X线头影测量分析,SNA角大致正常,SNA角显示下颌轻度后缩。 ④前牙覆盖5~7mm,年龄16岁左右。
⑤第二磨牙未萌出或未完全建立咬合关系。
2矫治方法
颊向扩展上下颌牙弓:目的是解除拥挤,开辟间隙改善牙弓形态,减轻上颌前牙突度。上颌牙弓的扩大量应较下颌牙弓宽些,以利于Ⅱ类牵引后建立正常咬合关系。
①直丝扩弓:以直径0.016英寸的钛镍或0.014~0.016的的澳丝结扎入托槽,达到扩弓的目的。一般来说,下颌同时也要扩弓,否则有可能出现正跨合现象。
②用扩弓辅弓扩大牙弓:主弓丝用0.5mm的不锈钢丝弯制,辅弓用1.0mm的不锈钢丝弯制,辅弓勾挂于磨牙近中的主弓丝上。
③四眼簧扩大上颌牙弓,舌弓扩大下颌牙弓:用四眼簧扩弓,需在上颌两侧第一磨牙及尖牙上做带环,带环舌侧焊固定装置,腭侧用1.0mm的不锈钢丝弯制四眼扩弓簧,与带环上的固定装置连接产生扩弓作用。下颌在舌弓上焊指簧推牙齿向颊侧,并定时加力。
下颌前牙唇向移动:目的是解除拥挤并减轻深覆盖。在下颌前牙各邻接处弯制垂直曲共5个,弓丝末端弯制stop曲,弓丝应略大于牙弓,然后弓丝入槽结扎。
改变spee曲线及补偿曲线:以0.014~0.016英寸的澳丝或0.017×0.025英寸钛镍方丝弯制摇椅弓,弓丝由细到粗,每月更换1次,可有效地压低上、下颌前牙,升高后牙。使用摇椅弓时,必要时可将上颌前牙连续结扎,因摇椅弓可使前牙唇倾。
Ⅱ类颌间牵引:在扩弓同时进行Ⅱ类颌间牵引,以纠正深覆盖,同时也可防止上前牙唇倾。每天戴用时间不少于18小时。第二磨牙未萌出或未建立咬合者,可通过推第一磨牙向后开辟间隙,一般采用推簧从第一磨牙开始依次向后推。
在应用上述方法后,如上颌仍有前突,可根据患者牙齿情况,酌情对牙体进行减径,片切后应涂防龋涂料,患龋率高者不在应用之列。
1论坛因你而精彩!贡献值+6点鲜花+6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