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是人体重要脏器之一,其生理、病理极为复杂。肝病在临床上比其它脏病为多,车氏、危氏统计五脏发病数中以肝病最高[1,2]。国内对肝脏生理病理研究较为重视,从动物模型复制、诊断标准、临床及实验研究、中西医对肝脏认识的异同等方面进行的大量工作;主要涉及到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功能活动,多以肝郁证、肝阳上亢证、肝郁脾虚证、肝火证、肝胆湿热证、肝阳化风证、肝气虚证、肝血证等入手。1研究进展1.1动物模型复制1.1.1肝郁证动物模型 方法1:选用雄性Wistar远交系大鼠,体重300─400克,3─7只置于同笼,用纱布包裹尖端的止血钳夹鼠尾巴,令其与其它大鼠撕打,会很快激怒全笼的大鼠。每次刺激30分钟,每隔3小时刺激1次,每天刺激4次。2天后进行各项指标的观察。结果:①模型行为的观察,通过激怒刺激后,大鼠其暴怒程度可持续数小时乃至整夜,还可出现某些饮食减少、困倦状、体重下降之脾虚证的症状。②模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观察,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血小板凝聚率、扩大型血小板的含量、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比容、血沉等均显著性增高。③血小板超微结构的观察,模型组血小板伸出伪足变为树枝状,同时发生粘附聚集。④药物反证,用舒肝理气药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变[3]。 方法2:选用艾叶(超过人的药用剂量150倍),制成注射液注射入小白鼠。以小白鼠雌雄各半,采用随机分组。艾叶组:艾叶注射液0.6ml(生药0.3克),腹腔注射,隔日1次。对照组:注射0.6ml生理盐水。在注射药物第45、60天后,分别取材观察。结果:①模型的特征,动物表现活动增加,兴奋撕打,不易抓到,肝肉眼观察暗红、粗糙(45天艾叶组),灰黄、粗糙(60天艾叶组)。②模型的皮层、丘脑、肝脏的cAMP、cAMP/cGMP,艾叶组高于对照组[4]。 方法3:乔氏等几经摸索,总结出束缚大鼠四肢限制其自由活动的造模方法:放入自由活动大鼠在造模鼠笼内,是借鉴K.Morton的实验技术,具有增强致郁的效应。结果模型大鼠表现出类似肝气郁的整体反应,结果:模型大鼠呈现胡须下垂、叫声尖细、贴边、扎堆及活动、饮食减少等情志和行为改变[5,6]。1.1.2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 方法:选用体重25─30克雄性小白鼠或体重220─300克雄性大白鼠。取小鼠,在第1、6日皮下注射10%CCl4糖油溶液,每次剂量为0.1ml/100克计算,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于第8日处死动物取材。取大鼠,在第1、6日皮下注射10%CCl4糖油溶液,每次剂量为0.5ml/10克计算,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于第8日处死动物取材。结果:①模型行为的观察,急性中毒的大小白鼠表现相似,均不活泼,易激怒,大鼠尾巴多处咬痕,色浅,死后检查肝脏显著肿大。②模型组的肝、肠、组织学及组化检查,发现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坏死,有些部分呈灶性或大片坏死,有轻中度的肠胀气。③生化检查,CCl4组与对照组比较,GPT显著增高,血清溴磺酞钠潴留量显著异常,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β球蛋白增高;肝灌流速度稍减慢,随着时间延长肝灌流速度减慢的程度愈明显。④药物反证,用疏肝健脾、行气活血为主的复方柴胡注射液治疗,各项指标均有所好转[7]。1.1.3肝火证动物模型 方法:张氏等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复制家兔实验性肝火证模型,于家兔两后脚掌肉垫皮下注入内毒素溶液0.5ml。结果:①模型组家兔皮肤温度升高,心率和呼吸增快,血清晶体渗透压呈升高趋势。②眼征,模型组家兔在裂隙灯下可见球结膜充血,虹膜血管扩张扭曲,且纹理模糊。③病理形态变化,光镜下见模型组家兔虹膜道尔氏征(+)等病变。④经清肝泻火汤治疗后,模型组动物肝火证的临床表现如皮肤温度、饮水量、呼吸、尿量、易怒、心率等明显缓解;眼部症状显著好转;明显减少房水炎性渗出,降低血液和房水中炎症介质的浓度;减轻眼葡萄膜组织病理损害等[8]。1.1.4肝血虚证动物模型 方法:贲氏等于70年代中期独自设计创建了用乙酰苯肼造成大鼠溶血性贫血的血虚动物模型,认为多属于肝血虚。结果:①血虚表现,如口、唇、舌、趾甲淡白,耳、尾苍白发凉,精神萎靡,行动迟缓、蜷缩,毛蓬竖立干枯,眼裂变窄(闭目)等。②组织学检查,除了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外,红细胞出现蛋白质变性的海氏小体约占30%─38%;肝细胞发生肿胀,胞质疏松,出现少量脂滴,肝血窦扩大,巨噬细胞增多变大,严重时肝小叶结构可破坏。收镜下见部分肝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嵴减少、基质空虚,RER减少,SER成小囊泡,内有絮状物,溶酶体增多[9]。1.2诊断标准1.2.1肝郁证 王氏诊断肝郁证的主症为:胸胁胀满疼痛,腹胀,精神抑郁,肝脾大[10]。 张氏提出肝郁证诊断标准:精神抑郁或易怒,咽部发梗,两胁胀痛或少腹疼痛,心烦,失眠,手足发麻,脉弦或沉弦,舌苔薄黄,舌质紫暗或有紫斑[11]。 黄氏肝郁气滞诊断标准:主症①情绪抑郁或心烦易怒;②胸胁或乳房或少腹胀闷串痛;③善长叹息;④脉弦。次症①食欲不振;②口苦咽干;③排便不爽;④头晕目眩。具备主症、次症各两项即可诊断[12]。 郑氏肝郁证临床辨证简化指标:胸胁腹部胀闷或疼痛,病势波动性大,脉弦[13]。1.2.2肝郁脾虚证 湖南医学院肝郁脾虚证诊断标准:肝郁主证①精神抑郁,烦躁;②胁肋胀痛或乳房、少腹胀痛;③咽部有梗塞感;④脉弦或小弦。脾虚主证①四肢倦怠、乏力;②纳差;③腹胀;④便溏。凡具备肝郁主证2项以上,脾虚主证1项以上可诊断为肝郁脾虚证[14]。1.2.3肝阳上亢证 金氏等肝阳上亢证诊断标准:眩晕、头痛、面红目赤或面部烘热、烦躁易怒、口苦而渴、脉弦。以上6项中具有4项,无或兼有1─2项肝肾阴虚症状者[15]。1.2.4肝阳化风证 陈氏等肝阳化风证诊断标准:具备肝阳上亢4项和风证2项者。肝阳上亢:眩晕、头痛、面赤或面部烘热、烦躁易怒、口苦而渴、脉弦;风证:眩晕欲倒、肢麻、震颤、手足抖动、步履不正、语言蹇涩[16]。1.2.5肝血虚证 陈氏等肝血虚证诊断标准:①眩晕;②视物昏花或视力减退,③肢体麻木;④面、唇、甲淡白无华;⑤脉弦细或细。以上5项中具有3项即可辨证为肝血虚证[16]。1.2.6肝气虚证 陈氏等肝气虚证诊断方案:①具备气虚证表现,如神疲乏力、气短或懒言、舌体胖或有齿印、脉虚无力等;②情绪及思维活动的改变,如抑郁不快或烦躁不安、思维迟钝、多梦善恐等;③肝经所过部位出现不适,如胸胁满闷、喜引太息、少腹坠胀等;④女性可出现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凡具备前3项,兼或无脾虚证者即可诊断为肝气虚证[17]。1.3实验与临床研究1.3.1肝郁证 王伯祥氏经实验检测发现西医肝病辨证为肝郁证者,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升高、溴磺酞钠潴留、麝香草酚浊度试验升高),基础代谢率、尿17─羟类固醇、尿17─酮类固醇偏低,细胞免疫功能多数偏高,体液免疫变化不大[10]。 张氏报道报道53例中医肝病患者,其中有42例不同程度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经辨证以肝郁居多(37例)。植物神经紊乱类型则以交感神经偏亢较为常见(20例),副交感偏亢13例,双相紊乱9例。肝对情志、气机、脾胃、月经和爪甲的影响,与植物神经功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18]。 黄氏等研究肝气郁滞证发现:①A型性格的人易患肝郁气滞证;②肝郁气滞证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状态,大多数表现障碍,且以交感神经偏亢为主;③其血液流变性(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沉方程K值)明显高于正常组;④其血浆TXB2、6─K─PGF1α含量均高于正常组;⑤肝郁化火者尿儿茶酚胺排出量高于正常组[12,19-22]。 李氏等对高血压病、冠心病、胃溃疡病辨证属肝郁证患者进行多指标的实验观察,发现:①情志异常的肝郁证的主要病因,且多伴有血瘀证的存在;②用疏肝理气方药“疏肝Ⅰ号”对上述病例进行治疗,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和恢复;③肝郁能导致血瘀,气与血是相关的,调肝气可以疏通血脉,改善血瘀;④“肝郁”是高级神经活动紊乱而表现出的一组症候群。情志异常(伴5─HT增高)是主要病因;⑤肝郁证患者免疫功能明显降低;⑥“肝郁”动物模型神经体液调节系统的异常状态,最明显的表现为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异常,血内多巴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均明显升高[23]。 严氏等为了阐明肝郁证免疫功能改变的机理,研究观察了50例肝郁证患者及实验性肝郁证大鼠的免疫机能、尿木糖排泄率、血浆cAMP、cGMP以及血浆皮质酮等的变化,结果表明:肝郁证患者及大鼠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尿木糖排泄率下降,血浆cAMP下降,cGMP升高,cAMP/cGMP下降,大鼠血浆皮质酮水平升高。研究提示:肝郁证患者免疫机能的改变与环核苷酸的代谢紊乱,尿木糖排泄率下降以及血浆皮质酮水平升高有关[24]。1.3.2肝郁脾虚证 湖南医学院对300例肝郁脾虚患者进行多指标检测发现: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其特征主要是交感、副交感均亢进,其次是副交感偏亢。用舒肝健脾汤治疗后有显著改善;②血液流变学,出现血液粘度增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③血浆环核苷酸水平平衡失调,cAMP降低,cGMP升高,cAMP/cGMP下降;④脉图特征以小弦脉为主,其次为弦脉;⑤尿木糖排泄率降低,表示其小肠吸收功能减弱[14,25,26]。 金氏等对肝郁证、肝郁脾虚证、脾虚证、健康人进行了尿MHPG─SO4测定,结果发现肝郁组、肝郁脾虚组中含量均低于健康人组,脾虚组与健康人组无显著性差异。支持情感精神异常是肝郁脾虚证的重要发病学环节的论点[27,28]。1.3.3肝阳上亢证 金氏等对肝阳上亢证患者进行多项指标实验研究,结果支持此类证候的病理生理基础是外周交感─肾上腺髓质功能偏亢。表现为: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亢进占69.8%;②反映外周交感─肾上腺髓质功能的尿CA、NE、TMN含量均增高;③血浆cAMP、cGMP升高;④血浆TXB2、6─K─PGF1α含量增高;⑤红细胞内ATP、ADP、NADP含量增高[29-34]。朱氏等的研究结果亦支持这一观点[35]。1.3.4肝阳化风证 金氏等对临床脑梗塞、颈椎病等急性缺血和脑出血急性期而无昏迷,中医辨证属肝阳化风证的患者,通过不同层次多指标的实验研究,发现此证有以下三方面严重病理变化:①脑供血障碍和脑组织损伤:能较客观反映颅内微循环状态的环结膜微循环显著异常,血粘度增加,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异常率90%,脑干听觉传导和视觉传导通导功能的显著异常,记忆障碍,氧自由基损伤,脑组织损伤后的血清Zn、Cu、K、Mg含量显著异常。②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血浆皮质醇增高,血清T3降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增高;交感植物神经相对亢进;表现为肾上腺皮质、外周交感─肾上腺髓质机能亢进。③调节血管平滑肌舒缩功能活性物质水平显著变化;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血浆TXB2、TXB2/6─K─PGF1α比值升高,血浆及血小板CaM增高;具有舒张血管作用的血浆6─K─PGF1α、SP、ANP、cGRP含量下降[36-49]。1.3.5肝火证、肝胆湿热证 鄢氏等发现两证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①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肾上腺皮质、髓质机能增强;②炎症介质增加,血管内质细胞损伤;③调节血管舒缩的活性物质变化,呈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此外,肝火证还存在过敏反应、代谢旺盛、能量消耗增加和贮备减少;肝胆湿热证炎症损伤较重,脂质过氧化自由基损伤明显的特点[50]。黄氏则发现肝火证时血清T3上升[51]。1.3.6肝血虚证 陈氏等用放射免疫法对辨证属肝血虚证的缺血性贫血(IDA)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进行了血清铁蛋白的测定。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DA组极显著降低,而CAA组却极显著增高,且CAA组极显著高于IDA组。从而提示,血清铁蛋白含量水平不能作为肝血虚证病理生化改变的特异性指标[52]。 石氏等对辨证属肝血虚证的缺铁性贫血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分别进行红细胞膜ATP酶活性及耗氧率的检测。结果表明,肝血虚证患者红细胞膜Mg2+-ATP、Na+、K+、ATP-Ca2+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红细胞耗氧率亦较健康对照组降低。提示肝血虚证患者红细胞膜ATP酶活性与红细胞耗氧率低下,以致能量代谢减退[53]。1.3.7肝气虚证 郑氏等认为肝气虚血滞患者红细胞数量、比积及血红蛋白值减少,血浆蛋白总量减轻;凝血酶原、部分凝血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含量升高,同时,具有白细胞介素Ⅰ受体淋巴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下即细胞免疫反应低下的特点[54,55]。 陈氏等从理论与临床角度探讨了肝气虚证患者病理生理学的改变。临床病例调查表明,本证作为疾病的隐性阶段或外在表现,在临床上广泛存在,占气虚证的18.85%。发现肝气虚证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多巴胺β羟化酶等活性异常,并得出肝病肝气虚证与非肝病肝气虚证上述指标变化的不一致性[56]。肝气虚证主要分布于慢性肝病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疾病之中;肝病肝气虚主要兼挟脾气虚,反映肝脏器质性病变;非肝病肝气虚主要兼挟原发病见证,反映肝脏功能性病变;认为在深入研究肝气虚证时,可考虑从上述病种入手,并区分肝病与非肝病肝气虚证,以排除混杂与干扰[57]。肝气虚证具有的临床特征是:女性、中年、情绪不稳定者与其有密切联系[58]。通过对肝气虚证者进行医院焦虑抑郁情绪表、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的测定,发现本证的情绪异常以焦虑抑郁的混合状态为主,其人格特征以不稳定、倾向内向或内向者居多[59]。从肝脏生理,性喜条达;肝病病理,易郁易亢;肝病治疗,多泻少补;以及肝气虚证易与肝气郁证、肝阳虚证、脾气虚证及肝郁脾虚证等相混淆,探讨了忽视肝气虚证的若干原因[60]。1.4中西医对肝脏的认识 中医对肝脏的形态位置早有记载,《难经》云:“肝独有两叶”,“肝位于右胁,居膈下,胆附于中。”这与现代解剖学所述相似。在功能上,中医从整体观念来认识肝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故中医肝脏具有比西医更广泛的作用,它包括了西医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等。1.4.1肝主疏泄 肝体阴用阳,主血又主气;用阳者肝主疏泄,疏通血脉,宣泄气机;此是指肝具有疏通、畅达之功能,是肝脏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是肝气条达的具体体现。①肝主疏泄与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肝属木,且“土得木而达”,“食气入胃,散精于肝”,说明消化吸收需要肝气的资助,食物入胃,经过消化吸收后产生的精微,通过肝脏的疏泄作用而敷布它脏。同时,“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借肝之余气,从入于胆”。若肝疏泄失常,则易导致脾胃病;如临床每见肝疏泄失常的患者,既可出现胃气不降的嗳气脘痞、呕恶纳减的肝胃不和症状,又可出现脾运不健的脘胀、便溏腹满等肝脾不调症状,也可出现胆汁郁遏的目黄、口苦、胁痛的黄疸病症。这与现代医学所说“肝脏是机体的化学工厂,肝从胃肠道吸收许多物质后,需经肝内代谢、合成或分解成所需营养物,敷布于全身,供机体所用,以及肝分泌胆汁,促进食物消化的功能”是相符的。②肝主疏泄与神经内分泌的关系:陈氏等从中医肝脏的生理病理及对肝病证的治疗分析,认为可从肝的角度探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61]。临床上,若肝疏泄失常,则神经内分泌受影响,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临床表现有肝郁、阴虚阳亢等,如更年期综合征、女性月经病;若肝疏太过,内分泌机能亢进,临床表现有肝阳肝火证,如甲状腺机能亢进;肝疏不及,内分泌机能减退,临床表现有肝气肝阳不足之候,如粘液性水肿,等。1.4.2肝主藏血 肝体阴者为藏血之脏,血为阴故其体为阴。《素问・五脏生成篇》曰:“人卧血归于肝”。王冰注释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说明肝脏有贮存血液之功,更具有调节血量之能。血液或行或藏,由肝气所为;若肝虚血失所藏,肝火迫血妄行,临床所见呕血衄血之血失归藏,肝掌、紫斑舌之充血瘀血的血失调节,皆为肝失藏血的病理反映,亦提示肝藏血的另一涵义是肝与出血、凝血有关。从现代医学研究可知肝脏为门静脉汇聚处,含血量可达300毫升,每小时流经肝脏的血量有100毫升之多;此外,肝脏还有合成和贮存与凝血有关的因子,如合成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Ⅸ及Ⅹ,其中Ⅱ、Ⅶ、Ⅸ、Ⅹ的合成需要维生素K参与,肝脏能吸收此维生素。说明中医学对肝与血液的密切关系与现代医学有相似之处[62]。1.4.3肝主筋 中医的筋,概指肌肉、韧带、肌腱等;与脾主肌肉、四肢相比,肝与运动的关系更密切。运动能力的大小与经筋、肌肉、骨骼的强壮有关。《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肝主筋”,《素问・痿论》云:“肝主身之筋膜”。《素问・五藏生成篇》云:“诸筋者,皆属于节”,即周身关节的活动,都在于筋。《说文》中对筋的解释是:“肉之力也。从月从力,所以明其义也。从竹者,以竹之为物多节,所以明其形也”,即肌肉的活动能力在于筋。发达的肌肉往往凸起,外形不规律,与竹节有些相似;至于四肢的关节,更与竹节酷似,所以在造“筋”字时,用了竹字头。《说文》对腱的解释是:“筋之本也。徐铉曰,筋之根结也。筋或从月建,即腱也”,认为腱的作用甚至比筋还更重要。《上古天真论》中的老年男子由于肝气衰而活动困难,明确地指出肝与运动能力密切有关。后世医家如李刺岬健案涡樵蚬亟诓焕湃酢薄⒄落晏岢觥叭酥慰髟蚪罴薄保际乔康鞲斡朐硕芰Φ牧怠?杉@筒母驹诟巍!端匚省ち诓叵舐邸分性疲骸案握撸占尽!毖д呙嵌源说慕馐陀校孩侔眨和!V劣凇荨端滴摹罚骸把嗳宋嚼驮患薄N注:“动作劳甚,谓之罢。肝主筋,人之运动皆由乎筋力,故为罢极之本”。这就是说,早在战国秦汉的《内经》时代,人们已经认识到肝与运动、疲劳的联系。②罢指安静或抑制,极指兴奋或紧张。罢极之本就是肝具有调整动与静、兴奋与抑制的正常生理功能。③罢:为罴省字。高云宗云:“肝者,将军之官,如熊罴之任劳,故为罢极之本。”罢极,指任劳而言。这3种解释,都说明肝与肌肉活动、与疲劳的产生及消除具有重要联系。杨氏等在通过肌肉能量代谢来研究脾虚证的过程中,发现某些调肝理气中药配合补益药物具有改善肌肉能量代谢的作用、并能使损伤的肌纤维得以恢复和消除疲劳[63]。有鉴于此,进一步从肝的角度来研究疲劳(运动性疲劳、慢性疲劳综合征)产生的机理和如何恢复疲劳[64,65]。1.4.4肝开窍于目 五脏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肝受血而能视,且肝经上络于目,故肝与目的关系密切。现代医学研究已验证,肝脏的窦周间隙(狄氏腔)内有一种贮脂细胞,具有贮存维生素A(VA)和维生素E的功能,VA分子是合成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重要原料,后者有感受暗光和弱光的作用,故肝病时VA减少,就会影响到暗适应的视物能力而发生“雀盲症”。1.4.5肝藏魂 《素问・灵兰秘典论》载:“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以及“女子以肝为先天”(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讲的是肝的生理功能尚与精神意识思维、情志活动有关;临床上从肝可以治疗精神、情志病,女子易得肝病(中医)。这是中医独特的认识,不是简单的西医所述的解剖学概念;故中医历来认为肝气宜疏不宜郁、肝气以条达为顺为贵。 中医肝证几乎可见于所有的中西医病之中,故可从肝(如疏肝理气、疏肝健脾、清肝、抑肝、养肝等)治疗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科等诸多病证。如:黄疸(西医多见于甲型急性肝炎、重症肝炎等),胁痛(西医多见于肝炎、肝硬化等),臌胀(西医多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血吸虫病肝硬化等),以及虚劳、血证等等均可从肝进行辨证治疗;故中医的肝病证决不限于西医的肝炎等肝脏脏器的疾病。张氏等通过对2080例糖尿病患者的证候分析,指出临床上对该病的诊治不应该忽视肝脏[66];此结果表明传统认为“消渴”(上、中、下三消分属肺、胃、肾)的观点应予以纠正。陈氏等报告用统一的辨证标准,采取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5606例住院及门诊病人中有8.8%属肝胆疾患。肝胆疾患中有43.05%属于中医肝病,其中属肝胆湿热者占82.96%。同一证型的肝胆疾患因西医诊断不同,而证候有所偏重[67]。赵氏等对中医肝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肝气郁结证涉及肝胆系统疾病占32.79%,肝郁脾虚证涉及慢性肝炎占18.4%,肝胆湿热证涉及肝胆系统疾病占82.96%。说明中医肝证与西医肝胆疾病有一定的关联性[68]。2分析和评价 在过去的几年中,继脾、肾之后,国内对中医肝病证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湖南医科大学对肝脏五证(肝郁证、肝阳上亢证、肝火上炎证、肝阳化风证、肝血虚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从流行病学资料中初步确定肝病五证的主证、诊断标准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并找到一些相关的有诊断参考价值的实验指标。北京中医药大学对肝气虚证、从肝及其与它脏的相关角度研究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通过文献研究,认为在藏象学说中,据《内经》的记载,心与胃处于较重要的地位;而自元代朱丹溪强调郁证之后,肝脏在五脏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主要表现为:①肝病的辨证颇为精细,如王旭高提出治肝三十法,这种细致分类为其它脏所未有;②若干常见病、多发病与肝有关;③其它一些脏腑病变与肝有关;④至明清,一些医家已将肝脏列为五脏的首要地位[69]。可见,对肝的研究与重视反映了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发展了单纯注重先后天之本而以治肾、治脾为主的旧学说,使之适应社会及医学发展的需求。 尽管如此,对肝脏的研究亦存在一些问题。如:肝脏辨证的诊断标准的制定是从中医理论、文献及专家咨询,由此初步认定为某证后再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之后,根据多元统计回归得出诊断方程。但中医理论、文献及专家经验均是尚有待严格科学验证的带有一定主观的理性认识;以这种带有主观成分的标准对患者作出证的诊断,然后进一步测定其生理病理变化指标,所得出的客观标准实际上仍带有主观因素(注:其它证的诊断标准制定亦存在类似的问题)。只有将这些标准付之临床实践,看依此诊断标准予以治疗的结果是否较非用此标准的疗效好,则才能判定标准是否符合客观和指导临床。在病证结合研究中,某些指标的变化存在着共性与特性的矛盾,如作为肝阳化风证指标之一的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异常率达90%,这究竟是反映该证的特异性指标,抑或是作为脑梗塞、颈椎病等急性脑缺血和脑出血急性期而无昏迷的患者病的共性指标?此外,对于复合证、兼挟证的诊断及其与单一证的鉴别,亦是棘手的问题;如肝郁证与肝郁脾虚证,前者为单一证,后者为复合证,但肝郁可引起脾虚,脾虚亦可导致肝郁,应如何界定? 无论是肝郁、肝阳上亢、肝郁脾虚证,所得出的共性结论是神经功能活动紊乱,这主要是因为肝脏与情志关系密切,不良情志的应激引起大脑功能改变,继之使神经功能活动紊乱。当今人们处于一定的精神紧张状态,社会与心理因素的应激对疾病的产生、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3展望 综上所述,重视对肝脏的研究,符合医学模式的变化。过去,对脏象的研究(包括肝脏)只注重单一脏器功能,虽然每脏功能各有所主、各司其职,互相联系与影响但不能相互取代;但由于五脏的相关性,那种割裂而单一研究某脏功能的思路是值得商榷的。故今后对肝脏的研究,应加强从肝及肝脾相关、肝肾同源角度研究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丰富肝脏学说的科学内涵,具体为:①在机体应激过程中,肝主疏泄在调节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等的合成与释放的研究;②肝主疏泄在神经内分泌对免疫功能调控中的机理研究;③从肝脾相关探讨物质能量代谢对神经内分泌的作用;④从肝肾同源,肝肾与内分泌的关系,探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性腺轴等各环节的物质基础;⑤以调肝理气立法,兼以健脾、补肾,探讨中药复方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整体调节作用,同时探讨肝脾肾之间的相互关系;⑥探讨肝主疏泄、肝藏血等的物质基础;⑦通过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确定常见肝病证候在疾病中的分配规律,继而制定肝病、证结合的诊断标准。
参考文献[1] 车桂英,等.肝郁气滞证发病学及病因学探讨.黑龙江中医药1989;(5):8
[2]危北海.肝病的临床资料分析.浙江中医杂志1980;15(5):214
[3]须惠仁,等.肝郁证的动物实验研究─激怒刺激对大白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中医杂志1991;32(6):364
[4]张家庆.2000年中西医结合研究中的动物模型.见: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编.我国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成就和展望.北京:中国科协出版社1984:228
[5]乔明琦,等.肝郁证动物模型研究的理论思考.中国医药学报1997;12(5):298-300
[6]吕秋平,等.肝气郁证大鼠模型免疫改变.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3;17(3):29
[7]湖南医学院附一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室.肝郁脾虚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湖南医学院学报1979;4(3):131
[8]张海男,等.清肝泻火汤对内毒素诱发家兔肝火证的疗效和机理.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2):95
[9]贲长恩,等.血虚动物模型初探.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6):38
[10]王伯祥,等.中医肝脏脏象"肝郁"的研究.新医药通讯1979;(1):14
[11]张问渠,等.高血压病肝郁证的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7):396
[12]黄炳山,等.肝郁气滞证A型性格.黑龙江中医药1989;(5):24
[13]郑吉民,等.试探肝郁证的临床规律─附146例资料分析.中医杂志1989;30(10):39
[14]湖南医学院附一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室.肝郁脾虚证研究资料1984:81
[15]金益强,等.肝阳上亢本质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8):136
[16]陈国林,等.中医肝病证候临床辨证标准的研究.中国医药学报1990;5(1):66
[17]陈家旭,等.略论肝气虚证.中医杂志1994;35(5):264
[18]张震.从"肝病"患者之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看"疏泄"的实质.云南中医杂志1982;3(1):1
[19]李运河,等.肝郁气滞证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的调查与分析.黑龙江中药药1989;(5):8
[20]崔向阳,等.60例肝郁气滞及相关证候病人的血液流变性变化的初步研究.黑龙江中医药1989;(5):49
[21]徐淑文,等.肝郁气滞证患者血浆TXB2、6─酮─PGF1α含量分析.黑龙江中医药1989;(5):52
[22]谢宁,等.肝郁化火证病人尿儿茶酚胺变化的分析.黑龙江中医药1989;(5):53
[23]李凤文,等.肝郁气滞血瘀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医杂志1988;8(3):136
[24]严灿,等.肝郁证免疫机能改变机制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医研究1995;8(6):18
[25]李家邦,等.肝郁脾虚病人植物神经功能异常特征.湖南医学院学报1985;10(1):63
[26]黎杏群,等.肝郁脾虚证病人血浆环核苷酸变化分析.湖南医学院学报1985;10(4):351
[27]金益强,等.肝郁脾虚病人小肠吸收功能障碍观察.湖南医学院学报1979;4(4):220
[28]金益强,等.肝郁脾虚证患者MHPG─SO4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探讨.湖南医学院学报1985;10(4):349
[29]金益强,等.肝阳上亢本质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8):136
[30]李家邦,等.肝阳上亢证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的观察.湖南医学院学报1988;13(1):43
[31]金益强,等.肝阳上亢证病人尿儿茶酚胺、MHPG─SO4含量.湖南医学院学报1988;13(1):38
[32]黎杏群,等.肝阳上亢证患者的血浆环核苷酸变化.湖南医学院学报1988;13(3):251
[33]黎杏群,等.肝阳上亢证患者血浆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F1α.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1989;14(1):43
[34]金益强,等.肝阳上亢证病人红细胞内核苷酸水平.湖南医学院学报1988;13(1):47
[35]朱虹,等.肝阳上亢证植物神经功能及其递质的实验研究.辽宁中医杂志1993;(3):3
[36]金益强,等.肝风内动证三亚型的病理生理学基础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7):391
[37]陈泽奇,等.肝风内动证患者球结膜微循环状态研究.现代医学杂志1992;2(1):22
[38]张自强,等.肝风内动证阳亢化风型病人血液流变学测定.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2;17(增):117
[39]梁清化,等.肝风内动证病人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测.现代医学杂志1992;2(2):15
[40]胡随瑜,等.肝风内动证病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测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2;17(3):36
[41]李家邦,等.肝风内动证病人的记忆研究.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2;17(增):104
[42]金益强,等.肝风内动证病人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血浆丙二醛测定.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2;17(2):136
[43]刘爱平,等.肝风内动证病人血浆皮质醇血清甲状腺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测定.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1;16(4):339
[44]刘爱平,等.肝阳化风证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测定.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1;16(1):33
[45]胡随瑜,等.肝风内动证病人植物神经功能检测.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2;17(增):99
[46]黎杏群,等.肝风内动证患者血浆TXB2、6─Keto─PGF1α、P物质和心钠素水平研究.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2;17(增):72
[47]黎杏群,等.肝风内动证患者血浆及血小板钙调素活性测定.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3:18(1):39
[48]黎杏群,等.脑卒中肝阳化风证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的临床观察.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2;17(3):230
[49]何光明,等.急性脑卒中患者の血浆ANP含量と中医弁证の关连性.中西医结合(日本语版)1994;5(2):52
[50]鄢东红,等.五脏证候实验指标及病理生理学基础研究述评(Ⅱ).湖南中医杂志1995;11(6):39
[51]黄晖,等.中医肝病124例血清甲状腺激素的观察.中医杂志1992;33(10):40
[52]陈昌华,等.39例肝血虚证患者血清铁蛋白含量水平测定.湖南中医杂志1996;12(3):47
[53]石林阶,等.肝血虚证患者红细胞膜ATP酶活性和红细胞耗氧率变化.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10):593
[54]郑洪新,等.老年人肝气虚血滞证肝内淋巴细胞浸润及其表面抗原的研究.辽宁中医杂志1991;(1):43
[55]郑洪新,等.老年人肝气虚血滞证肝内淋巴细胞浸润及其表面抗原的研究(续).辽宁中医杂志1991;(2):43
[56]陈家旭等.肝气虚证临床证型的病理生理学初步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2):67
[57]陈家旭.肝气虚证的临床诊断及辨证规律研究.中国医药学报1994;9(1):12
[58]陈家旭.试述肝气虚证的临床特征.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3;16(5):13
[59]陈家旭.肝气虚证人格特征探讨.中国行为医学杂志1993;2(1):26
[60]陈家旭.忽视肝气虚证若干原因探讨.中医研究1994;7(3):6
[61]陈家旭,等.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研究概况及其与中医肝脏关系的探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4):7
[62]叶百宽.中医肝脏生理病理的现代实验研究述评.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3):2
[63]杨维益,等.健脾理气方药与能量代谢的关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2):64
[64]杨维益,等.运动性疲劳与中医肝脏的关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17
[65]杨维益,等.中医药诊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思路与方法.中国医药学报1995;10(3):10
[66]张延群,等.2080例糖尿病患者证候与血糖关系分析.中医杂志1996;37(10):617
[67]陈国林,等.中医肝病与西医肝胆疾患关系的探讨.新中医1990;(9):12
[68]赵玉秋,等.流行病学在中医肝证临床辨证标准研究中的应用.中医杂志1991;(3):177
[69]杨维益,等.肝脏在五脏中的地位演变.中国医药学报1995;10(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