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珍
由服用药物所引起的食道粘膜损伤(甚至溃疡),
医学上称为“药物性食道损伤”,这在日常生活中屡有
发生,原因主要是服药方法不当,而使药片粘附在食道
壁上,刺激食道粘膜所致。
造成食道损伤的药物很多,但最常见的有强力霉素
、四环素、氯化钾、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灭滴灵、
氨茶碱、维C、铁剂、奎尼丁、氢氧化铝、镇静剂等。
药物性食道损伤其主要症状有胸骨后疼痛,咽下困
难或吞咽不下,进食或饮水时症状加重;严重者还会出
现食道出血、炎症,发烧等;如以前无食道疾患,因服
药后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则应考虑为药物性食道损伤,
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因此,正确的服药
方法,对防止药物性食道损伤是很重要的。
1、服药时应取立位或坐位,使药物能够顺利地通
过食道,病情严重不能取上述体位服药者,应考虑其他
途径给药或服水剂。
2、服药时必须有足够的水将药送下,有的人服药
不喝水,干吞药片,这种服药方法最易使药粘附于食道
壁上,刺激或损伤食道,同时因药物进入胃的速度缓慢
,影响药效的发挥。
3、有些药物对食道和胃粘膜刺激较大,如消炎痛
、保泰松、布洛芬、环丙沙星、灭滴灵、强力霉素等药
物应在饭后服用,可减少药物与食道和胃肠道的接触,
从而减少刺激或损伤。
《海外版》(19970808十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