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视网膜动脉阻塞

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治疗新进展

2009-11-29 www.studa.net A +



  8星状神经节阻滞

  能迅速扩张头颈诸血管并改善其血液循环。取患者平卧颈后仰,患侧气管旁入路,术者手指将其胸锁乳突肌拨到外侧,在气管外缘环状软骨平面垂直进针抵骨质,即颈7横突,回抽无血或液体后注入2%利多卡因5mL,5~20min后出现霍纳综合征表现,如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球结膜充血、面部热感等,表示阻滞成功。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总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为眼科急重病之一,一旦发病,要分秒必争,积极抢救,否则会导致永久性失明。Hayreh[2]等在动物试验中发现,视网膜动脉阻塞105min后,视网膜发生不可恢复性损害,而阻塞98min或更短时间则可发生完全可恢复性视网膜改变。当然这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人,因为试验中罗猴发生视网膜动脉阻塞不一定与临床患者发生的相似;另外人视网膜动脉阻塞不总是动脉血流的绝对停止。尽管如此,视网膜动脉阻塞对视功能可造成毁灭性的损害。针刺法治疗本病,具有见效快、简便易行等特点,针刺可使动脉痉挛缓解,侧支循环开放,恢复血液循环或使栓子脱落有利于视力恢复。

  临床体会,气滞血瘀,脉络阻塞是视网膜动脉阻塞发病中的主要病理过程,在选方用药时应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为主,并贯穿治疗的始末。自拟活血通络汤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疗效,此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降低血黏度,缓解小动脉痉挛和促进微血管自律运动,增加血流速度及局部微循环血液灌注来对抗或改善视神经、视网膜缺血、缺氧等一系列病理变化,使视网膜微循环和神经元轴浆流阻滞解除,促进处于抑制状态的神经元重新恢复其功能。对于全身无证可辨者,可根据辨病施治选用此方。针刺与药物结合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优于单一方法治疗效果。佐以少量血管扩张药和维生素类药,以及降低或控制高血压对患者视功能恢复是必要的。临床表明,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发病后接受治疗的时间越早、疗效越好,反之疗效就差。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的疗效比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疗效好。但是多数患者在2h甚至24h内得不到及时治疗,对这些晚期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也应积极治疗,大多数也能取得一定疗效。我们对发病超过24h的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66例(67眼)应用中西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总有效率达87.9%,取得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李凤鸣.中华眼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76-2078  [2]HayrehSS,KolderHE,WeingeistTA.Cen-tralretinalarteryocclusionandretinaltol-erancetime.Ophthalmology,1980,87(1):75-78  [3]白石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19(3):63  [4]张铭连,邸平会,石慧君,等.活血通络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61例[J].辽宁中医杂志,1996,23(10):456-457  [5]张明红.通窍活血法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35例疗效观察[J].河南中医,2004,24(10):53  [6]闫泽英,张京红.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172例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8):508  [7]白蕊.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5):77-78  [8]张铭连.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6,6(2):87-89  [9]钟敬祥,郑幼平,刘莲.尼莫地平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的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2006,27(7):1079-1080  [10]侯宪如.筋膜下胶原海绵灌注系统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8):802-805  [11]SchmidtD,SchumacherM,Wakhloo AK.Microcatheterurokinaseinfusionincentralretinalarteryocclusion.AmJOphthalmol,1992,113(4):429-434  [12]任予斌,张向东,刘海凤.降纤酶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的临床研究[J].眼科新进展,2005,25(4):356-357  [13]马玉杰,罗秀芹,李冬梅,等.巴曲酶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临床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1,36(12):855-856  [14]DuttonGN,CraigG.Treatmentofretinalembolusbyphotocoagulation.BrJOph-thalmol,1989,73(7):580-581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