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椎椎弓骨折可完全恢复
《健康报》衣晓峰庄磊
大庆油田总医院骨科史峰军教授针对枢椎椎弓的解剖特点,开展了“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方法,5年来共完成14例,并均获得成功。骨折患者在术后3~4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术后颈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枢椎是人体的第2颈椎,椎弓根内有脊髓,外有椎动脉,上下有神经根,骨折后对其施行手术复位内固定难度较大,目前国内多采用头颅牵引保守治疗或手术将1、2、3颈椎融合。但前者复位不满意,有持续性颈部疼痛,颈椎不稳。后者术后丧失大部分颈部旋转屈伸功能。
史峰军发明的方法是在局麻下进行,通过颈后正中切口,显露颈1、2、3椎弓及椎板,切开环枢韧带,由椎弓内壁可探及骨折裂隙。
通过提拉环椎后弓,按压枢椎棘突将骨折复位,通过椎板内隙直视下由枢椎的关节突经椎弓根向椎体拧入直径3.5毫米螺钉,两侧各一枚。
进钉的角度是与水平面夹角25度,与矢状面夹角30度,骨折即可获得解剖复位及坚强的内固定。术后3天即可下床活动,带围领3个月。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可使骨折一次解剖复位;有利于骨愈合;不破坏关节术后颈部功能,可完全恢复正常;不需长期卧床;无骨折不愈合之虑。相关链接医药行业合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