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yl3128
患者,女,20岁,经皮穿针内固定的,没有留下任何疤痕!
guanpengfei
首先祝贺你,该例手术做的看起来很成功。但我有不同的观点:
1.锁骨是没有髓腔的,闭合穿针很不容易。
2.锁骨下有很重要的神经和血管,怎么保证手术不伤它们。
3.手术现在看很成功,怎么保证术后不移位。
4.在锁骨与和过程中,如果这枚克氏针断了,怎么取出来?我想很难!
5.可能肩关节活动过程中,退针怎么办?
6.只有一个正位片,怎么证实,克氏针就在锁骨内?
7.我说的,有一个是真的发生了,楼主你的麻烦就大了。其实以前,锁骨就是切开克氏针固定的,教训很多的。
所以说,可以尝试,不可以推广
majorgaodg
看了这个片子,感到楼主手术做的不错.关于锁骨骨折临床上也比较常见,这这里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以往大多数学者主张非手术治疗,除非有手术血管神经受压等手术适应症.其主要原因是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发生率较高.为什么呢?因为以前基本上都采用楼主所提供的这种克氏针固定方法.这种固定可想而知道,固定不够牢固,即使术后加用三角巾固定,在日常活动中,骨折断端也会存在一定的活动度,这种活动往往会导致骨折不愈合.至于断钉或者固定钉退出皮肤乃至于向内穿透胸锁关节进入胸腔的情况临床上也经常遇到.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内固定器材的发展,锁骨骨折的固定可以使用钢板螺钉,固定的可靠性大大的增加(锁定钢板更好了,嘿嘿),术后骨不连的发生率也明显下降.因此个人认为锁骨骨折的手术适应症可以适当放宽.了解了上述的观点,就不难对楼主此例手术做出判断,即使你此例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恢复骨折的愈合都非常好.
1024
我收集的片子
nirvanallzq
大家都说了不少.我觉得大多数人的态度还是排斥的.
我也没做过这类手术.楼主不知道有多少经验,你既然拿出这个病历来了.你就接着给大家分析啊,你这个治疗方案是从何而来.他的优点缺点是什么,他的适应证是什么,楼主你要分析给大家听啊.
其实这种治疗办法早就被报道过了,这个属于中西医结合的一种,在中医药的杂志上出现过.并对50例的锁骨骨折用这种方法固定.并做了临床分析.他本身就是基于中医整复保守治疗与西医复位内固定这两种方法.
这个病例对于我们西医出身的大夫是无法理解的.但是这个方法在中西医结合的医院里.确实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前提他选择的适应症已经确定了.锁骨中段骨折的新鲜的横行或者短斜形骨折.
操作方法:用复位钳提起锁骨远段,用克氏针找到断端的中央顺髓腔进入肩后外侧穿出,(锁骨中段是有髓腔的,我认为也有。)再闭合复位.进入远折段髓腔,针尾弯弯.卡断,埋于皮内.制动3周..
优点,不损伤骨膜等软组织.利于骨折愈合.达到近解剖复位,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肩宽),再有就是不留瘢痕.取出方便.
缺点固定不牢靠.需要近期的外固定.有损伤神经血管的风险,
所以我认为这种治疗方法选好适应证.操作借助透视,手感好的话.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推广应该在中西医结合的医院里推广.而且必须有医生愿意琢磨这个.喜欢做这个.
试问.一个锁骨中段的横行骨折.重叠移位.闭复失败.如果你想恢复对称肩宽美丽的身材.(肩宽对称才会美嘛),你愿意找一个美国大夫切开钢板固定,(需要二次取出,还有就是剥离骨膜.不愈合风险,以及瘢痕形成影响美观尤其女性)还是选择一个技术成熟的中国大夫来一个这种技术呢,唉..中国人好不容易有点自己的东西.就有人拿出坎贝尔批判.我觉得做一名大夫.不要总是用自己懂得的那些西医知识去认识涉及中医的东西.
楼主,你记得把适应症选好,技术会逐渐成熟.病人多了,记着随访,去和一些同种类型的病历去做比较.看看效果到底好不好呢.
中国太多的骨科大夫.太多类型的医院.高手如云.我从来对每个提出新观点的大夫都要仔细回味他的东西.
wyl3128
看到各位同道的分析,赞同也好,批评也罢,也不乏担心,总之,我在此深表谢意!毕竟在批评中成长,找到自己的不足;在赞成中壮大,发扬祖国医学的传统优势,共同造福于患者。
这种术式的选择,基本的初衷来源于锁骨骨折的闭合复位8字绷带外固定,据我们观察,8字绷带外固定几乎名没有遇见骨不连的,仅有个别的畸形愈合。个人见解仍然是骨膜没有剥离,骨折端血运好的原因。
解决畸形愈合的方法,就是应用内固定,恢复骨折的解剖关系。
我们选择的手术适应症主要的一点就是年轻的女性。原因自不必多说。
手术方式正如nirvanallzq所说,但手术的关键部分,他没有提及,那就是提起锁骨远端,逆行穿入克式针的时候,不是直接找髓腔,而是先找到锁骨远断端的前面,小心滑向髓腔的,避免了可能出现的锁骨下血管的损伤。
我们穿针不是在C臂下进行的,但每一次的操作后,都要进行C臂观察,并进行多角度透视,以免误穿。所以不会吃过多的X线。
术后一般不用外固定,几乎没有遇见退针现象,从没有断针发生。
漂移一族
经皮穿针内固定,以前见于报道的不多,主要是没有几个人能够哦坚持下来,除了楼上有人说的以外,我还知道山东文登骨科医院也有这样做的。当然,并不是此法绝对是中医西医结合的独创。已故马元璋马老教授和郑祖根教授编过一本书《临床骨内固定》一书提到:
锁骨骨折手术内固定的适应症:
1.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2.内侧骨断端移位和穿入斜方肌’等引起骨断端间软组织嵌入。
3.开放性骨折或多发性损伤。
4.非手术疗法不能改善骨折的严重移位。尤其是年轻人或锁骨外侧段Ⅱ型不稳定骨折。
5.骨不连。
随后又提到经皮固定的来源:1943年Godard首先用钢针由外向内作锁骨骨折的经皮髓腔内固定。以后,Rocher使钢针由内向外经皮髓腔内固定。至1987年,Lengua报道此治疗法,具有不用外固定、能减少发生手术感染、有利于骨痂形成以及无不美观的手术疤痕等优点;其缺点是需有x线电视机辅助。
坐在墙上等红杏
对,现在文登整骨医院还在做,并且据说是卫生部的获奖技术,其中一个病人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
如果没有见过实际操作,是很难理解的。我在那里实习过,做的确实很漂亮,很多人专程去参观这个手术,当然还有其他手术,我就是其中之一。
我想这个帖子的楼主和几个回帖者应该和文登整骨医院有一定的渊源。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那里参观一下,我可以帮助介绍下。
该手术的优点:
1,创伤小,易愈合(相对切开)
2,复位好,外观好(相对8字固定)
3,病人痛苦小(相对8字固定)
4,并发症少,我在那里3个月,没有发现1例出现断顶和向内游走,极少向外退出。
技术关键:
1,远端逆行穿针:锁骨钳提起固定后(图片中的中间两点),可氏针寻找髓腔(最中线的点),敲击前进,当遇到外侧皮质时钻透并从肩后穿出(肩后点)
2,将可氏针退至骨折端平齐,复位骨折,(主要靠手摸心会,不易言传),将可氏针传入近端髓腔(判断在髓腔的标准是声音,一种砰砰声,比较闷,比较低沉),遇到皮质后钻透皮质即可。
3,可氏针在髓腔内尽量走行长些,楼上一位收集的可氏针折弯应该与近端进针太短有关
4,术后悬吊上肢
楼主这里应该是最简单的一例,横断骨折,他们甚至对带楔形骨折块的也能穿针,你们信嘛?
jeremy7226
发一例,我遇到的病例,病人没有住院治疗,只是到病房咨询。
个人认为这例不愈合的原因:
切开周围血供的破坏,
加之钢丝捆绑对骨膜的进一步影响,
克氏针固定的不稳定,难以防止旋转活动,
术后外固定落实不好。
wyl3128
自己再顶一下,外院做的,我院取内固定。
yuliang0396
我认为并不是绝对排斥克氏针做锁骨骨折。有时也是很好的选择,如对10岁以下小孩来说,石膏固定不理想时,我曾做了一粒,针尾留在皮外。自认为还可以,让他颈腕吊带4周,当然要和病人及家属沟通好,穿针固定不可靠,容易退针,不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等。(避免出现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