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绦虫病

猫咪病征及治疗――猫绦虫病

2009-11-29 www.xici.net A +

猫绦虫病是由多种绦虫寄生于猫的小肠中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病原】  1.巨颈带绦虫,体长15~16cm,宽0.5~0.6cm。  2.豆状带绦虫,体长60~100cm,宽0.5cm。  3.裂头绦虫,体长10加cm,宽2cm。  4.多泡棘球绦虫,体长0.12~0.27cm,只有2~4个节片。  5.中殖孔绦虫,体长10cm,宽0.2~0.5cm。  6.犬复孔绦虫,体长15~70cm,宽0.3cm。  【生活史】  大多数绦虫均为长扁带状,短的虫体长仅有2~4个节片,长的可达数米,虫体分头节、颈节和体节,体节的数目不等。所有绦虫均为雌雄同体。绦虫的种类很多,各类绦虫的生活史也不同。  下面将只需一个中间宿主的绦虫的生活史介绍一下。  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六钩蚴,六钩蚴被中间宿主如跳蚤、鼠类及其他中间宿主吞食后,在其体内发育成囊尾蚴。当终末宿主猫吃了中间宿主后,经几周后在小肠中发育成成虫。  第二类需两个中间宿主的生活史,当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被第一中间宿主如螨吞食后,在其体内发育成囊尾蚴,当第二中间宿主啮齿动物、禽类、爬虫类或两栖类动物吞食第一中间宿主后,在第二中间宿主体内发育成裂头蚴,当终末宿主猫吃了第二中间宿主后。裂头蚴在猫的小肠内发育成为成虫。  症状及致病作用:当猫体内有绦虫寄生时,绦虫头节的小钩和吸盘吸附在小肠惑膜上,造成戳膜损伤,引起肠道炎症反应,重者造成肠黏膜出血引起出血性肠炎症状。虫体刺激肠道,使肠功能紊乱,出现腹泻、粪便稀软。虫体在肠道中不断吸取掠夺营养,使机体造成营养缺乏,发育缓慢,消瘦、贫血、异嗜、被毛粗乱无光泽。另外虫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分泌毒素,可引起机体中毒,出现神经症状。虫体很长,在肠腔内可集成团状,造成寄生虫阻塞,出现呕吐、腹痛、脱水及全身症状。  【诊断】  患有绦虫病的猫,临床上大多都可以在肛门周围看到白色能收缩的节片,虫体干死后粘在肛门周围似芝麻粒状。可以判定是绦虫病。另外在粪便中可以见到绦虫节片。实验室诊断,用漂浮法镜检可以见到绦虫虫卵。  【治疗】  1.首选药砒喹酮,经过临床治疗情况看,有效率100%。0.05克/千克体重,首次服完后,隔5~7日再服一次。  2.丙硫苯咪唑,5~10毫克/千克体重,一次口服。  3.灭绦灵,100~150毫克/千克体重,一次口服。  【预防】  1.灭鼠灭蚤,不要喂给生鱼、生虾、生肉。  2.定期驱虫,一年1~2次,小猫3个月一次,6~7个月第二次,以后每年春季一次。更多宠物资讯每日更新尽在贝宠之家
猫咪医疗、养护知识http://b770836.xici.net
狗狗医疗、养护知识http://b770835.xici.net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