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癫痫是颅脑外伤后的常见并发症,多因脑损伤后瘢痕形成,或脑部因炎症的粘连在大脑皮层运动区产生刺激性病灶而引发癫痛样发作。目前尚元理想的治疗方法,抗癫痫的西药根据其作用方式,可分为抗惊厥性(主要有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抗失神性(主要有乙琥胺等)和两者作用兼有者(主要有丙戊酸钠、氯硝安定等),在微观发病机制指导下,这些药物作用靶点相对单一,不符合癫痫的多因素、多环节的发病机制,其疗效也必然受到限制,而其在长期应用过程中,会引起肝肾功能损伤、白细胞数减少、抗癫痫药物性脑病等副作用。
外伤性癫痫属中医“痫症”、“羊角风”等范畴,多因颅脑损伤,恶血瘀浊内蓄,阻遏气机,痰湿内生,痰瘀互结,清窍雍遏,气血逆乱,风阳上扰,神明蒙阻而发病。痰瘀蒙蔽清阳为其主要病理关键。因此,临床以活血通络、化痰息风、醒脑开窍为主要治法。
采用中药配合卡马西平治疗脑外伤后继发性癫痫60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60例对照的研究中,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中药方中用当归、桃仁、川芎、水蛭、地龙以活血化瘀,通络散结;天麻、郁金、胆星、僵蚕、白芷、白矾化痰息风,醒脑开窍;代赭石镇心定痫,党参、甘草健脾和中,扶正达邪,标本兼治。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水蛭有促进纤维蛋白元溶解,抑制血液凝固,改善血细胞瘀积作用,可有明显改善脑血管动力学指标,缓解大脑皮层异常放电,对癫痛的防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天麻、石菖蒲能抑制以谷氨酸为主的兴奋性神经递质的病理性释放,稳定膜电位,而有抗癫痛作用。胆南星、僵蚕、石菖蒲等具有镇静、抗焦虑、抗惊厥、补血安神之功。所以本方具有较好的抗癫痛作用。
通过本组病例观察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癫痛有较好的疗效,说明本疗法能有效地改善脑血液循环,促进瘢痕吸收和粘连缓解,消除或改善病理兴奋灶,促使脑电图恢复正常,以提高治愈率。
人支持顶一下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Tags:中西医治疗外伤性癫痫